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纯银
123关注25k被关注73夸夸
放浪的产品狗,炉石难民,电子ed老病号,电影低烧友,科幻迷,Rua动物痴汉,旅行中的汉庭爱好者,富士中年法师
纯银
2月前
我这个社交障碍症患者,蛮少请人帮忙的。但这次请大家帮个忙,把这篇公众号转发到 “有设计师在的群里”。

我正在做的独立产品,内测版已经开发一半了,但之前谈好的设计师中途退出。他很好,非常好,只是公司今年对他的压榨真的太过分了,逼到在公司打地铺熬夜加班的地步,完全没有业余时间。

所以这次不是 “只差一个程序员了”,我有合作了一年多的,非常默契的全栈程序员,但是 “只差一个 UI 设计师了”。

这次的独立产品是极简风格的工具,做一个被我称之为 “隐性需求” 的,女性向的生活场景。因为结构创新,视觉上也没什么参考对象,而我认为产品质感对于传播和付费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视觉还期待蛮高的。

话虽如此,我并不想找视觉大牛。原因很简单,我给不了大牛商业收益的确定性。大牛想要的是商业项目,而我做的是兴趣小组,只能给到 2 万现金+10% 提成(或 20% 提成)这样的回报。

因此,我想要的是觉得独立产品这件事很有趣,也认可这个 “隐性需求” 的生活场景,以此为业余爱好,一起玩一票的同伴,而不是找一个设计师外包。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适合的设计师是:年轻,有天赋,想要自己的作品,但工作环境恰恰出不了作品。一方面好作品能兑换未来的行业机遇,另一方面对设计也有质朴的爱好。中途退出的设计师就是这么一位,但今年公司把他压榨到打地铺的地步……

以及,我计划中的独立产品其实是两款,今年的目标是上半年下半年各发一款。如果合作愉快,那就长期合作呗。

显而易见的是,在陌生人里边找这么一个情投意合的,概率比征婚还低。所以才破例请大家帮忙,把这篇公众号转发到 “有设计师在的群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纯银 2025 年的独立产品即将完成组队,还缺一位 UI 设计师

213
纯银
3月前
很惊讶,2025 已经是「犬校」的第九年了。

互联网行业加速下行,产品经理职业预期雪崩,但这个以产品经理为主的小圈子社区还活着,还有一群互联网从业者在这里“以思辨为乐”。

也仅仅是以思辨为乐。

我很确定,随着互联网行业和产品经理职业下行,犬校无法给你提供职业上的收益。大环境正如一位会员感慨的那样:“感觉自己越来越强,但没有太多的施展空间。”

职业前景这道大题,谁都解不了,于是犬校演变为一个十足复古风味的产品论坛,提供娱乐价值而不附带任何现实收益。

在我的理解中,现在的犬校是一个以产品经理为主的,高素质,同频,思辨氛围浓厚的复古论坛,释放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表达欲。

犬校完全符合古典论坛的三大特征:表达欲驱动输出,高质量内容维系用户黏性,同频激励互动。

认认真真的专业输出,有那么小几十个同频的人看就很开心,经常还能受到其他人的启发,扩展视野与认知。

对我个人来说,犬校一是大大拓展了我的认知领域,从新能源赛道到 AIGC 生态,从社区团购到房地产 SaaS,从大模型原理到大模型创业,学到了许多无用但有趣的专业知识。

二是每月平均 30 篇好帖,如果认真阅读与回应,这个小圈子论坛比大部分工作环境更能 “激活大脑高质量思考”,就像一间大脑健身房。

对别人来说,犬校有三个优点是不可替代的。
1、 温和:意味着你可以在思考不够严谨的时候放松输出,无需担心被嘲笑和冒犯,而是获得善意的提醒和不同角度的看法。

2、 友善:犬校的活跃用户里有社区专家,社交专家,搜索专家,智驾专家,社区团购专家,游戏策划专家,大模型专家,文生视频专家,甚至包括旅行专家与健身专家,当你提问时(用思考交换思考),他们都很乐意回答。

3、 私密:犬校会员覆盖了几乎所有大厂,活跃用户以 P7 P8 为主,同时也是一个半匿名社区。你可以隐藏身份,畅所欲言,我们从不互相打探小道消息,而是用观点和表达(而非 title)带来小圈子的影响力。

2025 年,犬校还原了 2005 年古典精英论坛的氛围。

一位 2024 年底刚加入犬校的活跃用户(前抖音 PM,已用精华帖兑换了一张半年卡)是这么评价的:在犬校我发现,原来这么多人有这么强的表达欲。好的话题可以激发讨论——但不指望工作场景有这么平等友善的沟通环境,纯粹追求认知的交换。我感觉犬校的灵魂是纯银本人旺盛的表达欲和日常思考,拉动了一群有类似气质的人,这一小批人产生了高质量的分享讨论与沉淀价值。虽然互联网行业下行的趋势太强,但纯银硬生生在犬校延缓了表达和输出下行的幅度。

这个由表达欲驱动的复古论坛,2025 年继续开放,欢迎加入。

2024 年犬校会员 150+,月活 110+,共发布 383 张好帖(包括 120 张精华帖)。

💡 2025 年加入方式如下:
首先,发邮件提出 3 个最近思考的产品问题。

作为半匿名社区,“3 个最近思考的产品问题” 是我唯一能预判成员专业素养的方式。

请发邮件到 firecicada@gmail.com,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列举 3 个产品话题,只需要介绍话题是什么,不必解答。

其次,会员费 599 元/年。

邮件申请通过后,收到 199 元的首月缴费通知,3 日内未回信意味着申请不成功。

从第二个月开始,你来自由选择是否续交 400 元年费。

最后,强烈推荐你点击超链接,在这个 notion 表单里看看犬校 2024-2025 年的数百条好帖索引,加入社区后可以查看一年内的原文。

Notion – The all-in-one workspace for your notes, tasks, wikis, and databases.

15
纯银
4月前
2024,我拍得最好的九图。
辽宁博物院,腾格里沙漠徒步,青州博物馆,正定古城,巴基斯坦雪湖徒步,北海道。
11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九弹:有知有行App,你的投资同路人

有知有行 App 是一款投资类应用,和别的投资类产品不一样的是,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投资相关的内容与工具。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入选 “豆瓣年度商业经管图书榜 TOP10” 的实体书《投资第一课》电子版,带你从门外汉到 80 分投资者。

可以看到全网播放量超过 1000 万的《投资第一课》视频版。

可以听到几档头部投资类播客,比如知行小酒馆,无人知晓,投资 ABC。

可以使用「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这一系列帮助你盘点家庭资产,梳理投资逻辑,增强心理安全感的财务工具。

也可以了解有知有行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专属方案:5 年以上长期投资的「长钱」,1-3 年稳健投资的「稳钱」,海外投资的「海外长钱」。满足你不同期限,不同投资目标的资产配置需求。

下载有知有行 App,在投资路上与你同行。
02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八弹:我的家庭财报,每月审阅自己的财报

之前提到过「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的一系列够功能「资产记账,资产月历,投资记账,心理账户、养老金计算器,现金流计算器,保单管理」。最后我们用手机一屏的面积,把财务分析后的关键数据,在一屏里展示出来。

这一屏的位置,就在有知有行 App 底部的 “有行” tab 顶部,打开 App 点击一次就能看见。

在这一屏里,清晰且优雅地展示了:
1、你的家庭资产
2、这个月的家庭资产变化
3、你的投资年化收益率
4、本月的现金流预算与支出
5、家庭保单覆盖情况

这五项数据,就是你的家庭财务状况里,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我们八月做这个功能的时候,还是大熊市,熊得脸都绿了。但其实投资年化只是你的关注点之一,把这个关注点和家庭总资产对比,和每月的资产增长(工资收入)对比,和每月的现金流预算开支对比,有可能从全局&长期视角出发,缓解焦虑不安。

普通人总是容易过度关注投资年化,情绪随之起伏。但年化只是长期投资中的波动曲线,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关键数据,让你就像审阅家庭财报一样,有更全面的观察与思考的视角。

而这个全面视角,每个月打开有知有行,点击底部 “有行” tab,点一下,你就能看见。它往往能给你带来长期的确定性和安全感(这个项目最早的代号是 “安全岛”)。

因此,我介绍过的这一系列家庭财务分析工具,花一点时间上手,每月总共只花 5 分钟操作(资产记账,投资记账,现金流月度记账),最终就能呈现给你这份漂亮的家庭财报,以及背后更丰富的财务分析数据。
02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七弹:家庭保单管理,全家人的安全岛

这个功能很简单,录入全家人的保单关键信息,汇总在一个清单里,可以一眼看完每个人有什么保险,分别是怎样的保额/缴费年限/保障期限/续费,对于汇总梳理保险很有帮助。

为什么要做这么简单的功能呢?

因为保单管理功能的关键,不是功能好坏——功能上只是一个简单的表单录入而已。

关键是:为什么我要在你这里录入保单?

有知有行对此的答案是,当你使用了家庭资产记账功能后,可以再花 1 分钟时间,将可投资资产标记为「长期投资+稳健投资+活钱」,在视图上直观地看见这三笔钱的比例,对你清晰地梳理投资结构有很大帮助。

而「长期+稳健+活钱+保险」就是孟岩第一个提出来,并且被行业广泛接受的 ”四笔钱“ 资产配置。合理配置四笔钱,是普通人简单且健壮的投资结构。

在这个背景下,一个使用家庭资产记账的用户,在有知有行花 1 分钟标记三笔钱以后,他就有了继续录入保单信息的动力,生成完整的四笔钱投资结构视图。

家庭保单管理功能上线后,的确受到目标用户欢迎。一个有趣的花絮是,用户要求在保单管理基础上,做整个家庭保单清单的分享功能。我很好奇,分享保单是为咩啊?

访谈后了解到,用户会把家庭保单清单分享给最亲近的人,如果自己出了什么意外,家人才知道买了哪些保险,应该怎样理赔。

总之,录入全家人的保单关键信息,是一件值得你花 5-10 分钟去做的事情,而有知有行提供了做这件事的动力,以及简洁友好的交互。
00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六弹:投资记账,了解真实的收益率

投资记账其实是有知有行影响力最大的理财工具。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自己并不是它的目标用户,所以也没花心思去改动它。

按我之前的了解,投资记账的主力用户是风险偏好很高的,投资股票和主动基金为主的用户,对于计算收益率有强烈的需求。

首先,收益率有多种计算方式,每个平台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计算方式,而有知有行作为第三方工具,选择站在用户利益这一边,选择对用户最精准的计算方式。

其次,有知有行的投资记账,对于 “个人盘点” 来说相当友好,站在盘点视角去展示年度收益率对比,投资收益构成,投资分组统计等视图,相当适合长期投资的追踪与对比。

以上功能,都很适合专业投资者统计自己的长期投资收益率。

但我最近找到了自己用投资记账的真实场景。

我在支付宝,雪球买了几百万的基金,这两个平台只显示投资收益率,不告诉我年化收益率。

但时间是有价值的,资金的投资周期也是有价值的。

同样的投资收益率,钱在里边放一年,放两年,对于我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当我发现自己很需要年化收益率这个指标时,就把支付宝与雪球里的全部的进出记录,都录入到有知有行的投资记账里,迅速计算出了基金与投顾真实的年化收益率。

- 海外长钱:10.97%(投资一年)
- 中证红利:8.35%(投资三年)
- 稳钱:5.48%(投资一年)
- 长钱:3.54%(投资两年)
- 沪深 300:2.11%(投资三年)
- 中证 500:0.45%(投资三年)
- 中概股 50:负 14.15%(投资四年)

加入时间的价值之后,才能对比理财产品的真实收益。

我对于长期投资的心理预期是,拉长时间周期到五年,十年,平均年化 6-8%。达到这个水平,就考虑卖出一部分生活费。没达到预期就继续捏着,稳如老狗,反正备用现金池是满的。

因此精确的年化统计对我很重要,有知有行的投资记账对我很重要。
01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五弹:养老金计算器, 预测我的养老生活

养老金是由三部分构成的:1、国家社保养老金,2、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事业单位与公务员),3、个人养老储蓄(包括个人养老金)。

如果你在退休前缴纳了 20 年以上的社保,那么国家社保养老金可能在你的养老金中是主要的构成部分。

通过查询现在缴纳的社保,预测未来缴纳的社保,按照人社部官网的计算公式,可以预测出你在退休后将领取多少国家社保养老金。这个过程需要填写诸多的参数,人社部官网自然最权威,但交互体验……你试试就知道了。

有知有行提供了交互极为友好的查询与填写工具,支持多地参保,顺利的话 3 分钟就能完成填写,预测你在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国家社保养老金,并换算为当前购买力。

更重要的是,有知有行的养老金计算器支持调整多项参数:
1、调整你的退休年龄,比如提前退休还是延迟退休
2、调整你预期的收入变化曲线(支持先上升再下降),缴纳社保的额度也会随之改变
3、设置你在多少岁转为灵活就业——相当于从公司退下来,个人缴纳社保(对互联网行业尤其重要,谁都不相信自己能在公司待到 50 岁以后不被辞退)

调整之后,生成多个自定义方案进行对比,计算最适合自己的退休方案。

虽然距离退休还早,但未雨绸缪总是好事。

以及当你录入社保、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后,预测出了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再换算成当前的购买力——如果这份养老金不能满足预期的退休生活水准怎么办?

你可以继续录入,预计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储蓄收入的百分之几,加上投资复利,最终过上满意的退休生活。

说说我个人的答案。

我预计在 60 岁提前退休,从 52 岁开始转为灵活就业,累计缴纳社保 32 年,退休后每月可领取 1.1 万元(社保养老金),折合当前购买力 8000 元。

如果我从现在开始,每年为养老储蓄 2 万元,长期投资年化 6%,储蓄 12 年直到退休,那么 60 岁退休时每月可领取 1.35 万元(社保养老金+个人养老储蓄),折合当前购买力 1 万元。

你也试试呗,每个人都会有最适合自己的退休方案。

提前为养老做一点(哪怕是心理)准备,也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对命运的掌控感。毕竟古谚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01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四弹:现金流计算器,规划与追踪一年的开支

这个功能很神,没有任何外部参考,基本上是我们凭个人体感和想象力做出来的,所以得花不少工夫去讲解说明。

它的价值倒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规划你的年度开支。

怎么规划呢?先大概填写你一年,比如说 2025 年预计挣多少钱。

然后预计 2025 年你会怎样花钱,提供了一些默认分类,当然也可以自定义。这里的关键是,你一边填写各个开支项目和金额,一边实时看见顶部的视图变化——比如说 2025 年你还剩多少钱可以分配。

这里的开支项目,你愿意的话可以标记为 “稳定支出” “弹性支出”。当你发现这一年出现了赤字,支出超过了收入,或者结余(代表着储蓄)没有达到目标时,就可以削减一部分支出,尤其是弹性支出,让收支平衡。

整个调整收支平衡的过程,在顶部直观的视图参考下,很有意思。最终调整出来一年里,你认为最合适的支出比例。

因为是当前预估的一年支出,最终的结果能不能和预估一致呢?不知道。所以你还可以选择记账……每月只记一次账,推荐月初查一下银行卡/微信支付/支付宝自带的统计功能,毛估每个开支项目的花销,每月录入一次。

你甚至可以只记感兴趣的账,比如旅行与健身开销,不记琐碎的不方便统计的账,比如餐饮与日用。

现金流计算器的功能,特别适合年底规划次年的开支,每个月花 5 分钟统计与记录,追踪实际金额与预计金额的差距。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计划与管理自己的现金流。

我自己的 2025 年现金流计划:
- 餐饮与日用:60000
- 旅行:60000
- 购物:40000
- 休闲娱乐:20000
- 健身:20000
- 数字消费:10000(游戏/会员/话费)
- 交通:10000(滴滴为主)
- 医疗:10000
- 其他:10000

其中大部分是弹性支出,即便压缩到 10w 一年,我也是个快乐宅男。

这些开支比例,用现金流计算器调来调去,非常快乐。明年每个月花 5 分钟统计与记录,知道哪些项目超支,哪些项目用不到这么多钱,2026 年的现金流规划会更加准确。
02
纯银
6月前
#有知有行:家庭财务分析全家桶#
第三弹:心理账户,清晰的理财目标与进度

心理账户这个功能 10 月刚发布,很多人还没上手,同时它也的确有一丢丢小复杂,我来跟你解释。

首先,你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或者几个清晰的理财目标。最典型的目标是:
1、备用生活费,建议为 6 个月的生活开支,有这笔钱,心里不慌
2、养老金,提前为体面养老准备的一笔钱,比如说 100 万吧
3、子女教育金,通常存到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为止
4、买房首付金,为几年后买房首付存的钱
5、旅行费,为未来的旅行准备一笔钱,比如我就打算存 100 万的环球旅费

目标包括金额(准备存多少钱)与日期(用多少年来存满)。

有了理财目标之后,就要花费一点心思,建立心理账户。

所谓心理账户,是一个理财目标放在一个独立账户里,可能是招行买的一支理财产品,可能是支付宝买的一支基金。

目前,雪球和有知有行都支持心理账户功能(在雪球叫 “多账户”)。这是个特别棒的功能,可以将同一笔投资,比如某一支基金或投顾,拆分开放在多个心理账户里。

举例,你买了 10 万元的中证红利宽基,其中 5 万元放在 “备用生活费” 的心理账户里,3 万元放在 “旅行费” 的心理账户里,2 万元放在 “养老金” 的心理账户里,各自独立管理。

心理账户是孟岩在且慢时首创的功能。

用心理账户这个概念,把投资按不同的理财目标分开管理,好处巨多。

第一,你有了更清晰的理财目标,清晰的目标会让你有更强的动力去储蓄与投资。

第二,不同心理账户的目标,天然指向不同的投资周期与风险收益率。
- 比如养老金和子女教育金,可能是很多年后动用的钱,天然有着更长的投资周期,就可以接受更高的风险收益率。
- 买房首付金可能是两三年后就要动的钱,稳健为宜。
- 旅行费是随时都可能用到的钱,放低风险理财里最佳,比如货币基金。

这样,你就能根据目标,理性地把钱分散到周期不同,风险不同的理财项目里。对那些很多年后动用的钱,即便发生短期波动,心里也没那么慌张。这会带来更健壮的投资预期与情绪管理——谁都知道,投资心态很重要。

我现在应该说清楚 “心理账户” 是怎么回事了。

在有知有行进行家庭财务记账时,支持先创建心理账户,然后将某几笔资产标记为对应的心理账户,全过程只需要 1 分钟搞定。

接下来,随着你每个月(用 3 分钟)更新家庭资产,如图,在详情页同时能看见心理账户的目标与本月进展,有种一步步向着目标前进的安全感与掌控感。

不仅如此,当你按 “活钱,稳健,长期” 三个分类来标记自己的资产以后,还能看到这三类资产的比例,以及心理账户在其中的占位。一目了然,然后不由自主地在心里盘算起了投资比例是否合理?可以怎样优化投资结构?

了解和适应心理账户有一个过程,适应以后,对你的投资理财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投资更理性,也更健壮。有知有行提供了这一项(独一无二的)财务分析工具,帮助你管理和追踪自己的心理账户。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