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餐厅,是汕头一家藏身于商业写字楼中的“黑珍珠二钻”餐厅,仿佛一位“大隐隐于市”的绝世高手。若非今日互联网如此发达,它大抵只在老饕之间口口相传。作为潮菜研究会会长、《舌尖上的中国》顾问、陈晓卿的潮菜向导——张新民老师的餐厅,我早已久仰大名,如今终得偿所愿。今晚的煮海,以本地顶级的食材,加之顶级的烹调技法,呈现出堪称道道完美的演绎,为我打开了现代潮菜的别有洞天。
水八仙作开胃头汤,融合茭白、莲藕、水芹、马蹄、莼菜等八种食材,素菜汤水之鲜美更胜肉汤,这开场便把人镇住了。鸡枞干巴菌酱拌扇贝,低温浸熟的扇贝肉呈现出如果冻般的独特形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了扇贝的鲜嫩,鲜菌的滋味又充分融入贝肉中,达到了山海交融的美妙平衡,完美诠释出“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中餐烹饪哲学。低温慢卤烟熏肥鹅肝,作为餐厅的招牌,确实名不虚传,细腻嫩滑的鹅肝入口即化,最前头是禽类脏器独特的咸香,而后是樟木与甘蔗的果木烟香,回口便是鹅肝持久的鲜甜,层层而出,精彩绝伦,让我不由得想起大班楼的樟木烟熏黑脚鹅,有异曲同工之妙。鸡汁炖赤嘴公肚,公肚选材之优秀入口便知,而最让人惊艳的是这鸡汁高汤,鲜得不讲道理,同时鸡味也达到了巅峰,仿佛十只鸡浓缩于一碗中,这是我至今喝过最好的鸡汤,甚至比直接吃鸡肉还要过瘾。豆酱白鲳鱼,相比暗香的鸡油花雕蒸东海鲳鱼,看似更为简单朴实,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豆酱的发酵风味更凸显出白鲳当下的鲜美,可谓大巧不工,而其中垫底的芹菜是画龙点睛之笔。龙穿虎肚,是因其工序之复杂而几乎绝迹于当代的传统潮菜,薄如蝉翼的猪肠包裹鳗鱼肉,猪肠酥脆、鳗鱼绵软,再与桔油交相辉映,菜式虽然传统,却有着极高的融合度,鲜香无比,让我这位肉食爱好者印象非常深刻。生腌成隆行金蟹,当季的大闸蟹通过液氮急冻(传说是零下75度)的技术锁鲜杀菌,然后临场解冻使之达到“海鲜冰淇淋”的状态,蟹肉本身的鲜甜在没有多余调味之下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一般生腌的呛口、以重调味来掩盖缺陷,颇为高级。最后,泉水煮粥配杂咸外加单点的猪板筋炒小鱿鱼作为收场,一碗白粥配四碟菜,这便是顶级的潮汕生活——只有真正懂生活的人才会懂得《繁花》中宝总泡饭的可贵,这是阅尽浮华的返璞归真。
这顿约莫三个小时的双人晚餐,十四道菜与四道小菜,可谓道道精彩,咸菜拌鲍鱼、炭烧响螺片和菜脯煮沙芦虾都可圈可点。粤菜长久以来都是高级中餐的代表,在我看来,潮汕菜称得上这“皇冠上的明珠”,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追求堪称“艺术”,煮海餐厅或许就是这份艺术的高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