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点就透,触类旁通。
有的人即使饭喂到嘴边,交代得巨细靡遗,最后还是动作走形,苦口婆心的 10 句话就只听进 1 句。
说到底,还是前者提前储备了足够多的上下文/背景信息(context),才让解答者只要简单的提示(prompt)就能导出令双方满意的答复。
- 所以两个人能不能合拍干一件事,在开金口之前就基本落定七分了。
- 所以两个人能不能合拍干一件事,谈判桌上对条款只是捎带手,此前在酒桌牌桌上对 context 的试探才是有效环节。
- 所以识别两个人 context 里有没有共同的、小众/低频的关键词,是最快的方式,而 common sense 的语言话题是最无用的,商业合作上要避免谈事不够 sharp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