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圈圈大魔王
409关注480被关注3夸夸
把自己作为方法,选择热爱而非恐惧
喜欢观察和思考的INTP/ENFJ
步履不停,笔耕不缀
保持动态平衡
圈圈大魔王
5天前
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是无法去冒险的
00
圈圈大魔王
11天前
😬记录开心
1.因为生病,两周多没跟菲教老师上口语课了,没想到练习话题时,我叽里呱啦说了很多,比平时上课能说的都多,被老师夸夸了(西八,语法害得补一补)

2.跟朋友分享中午写个人月总结时,写的一段开头,又被夸夸了,真不错!我也觉得写得挺好哈哈哈哈,这周排完版一定发布!!!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尤其是职场,德不配位的人太多了,花架子也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走两圈就知道了。实际上根本不怎么样!!!!😅(这周开会被疯狗咬,翻白眼)

4.中午看完dodomen的超铁三项,人类的潜力好恐怖,思考我自己的人生铁人三项是什么呢?🤔
10
圈圈大魔王
12天前
不管住嘴+练的多=纸包鸡小肥肥
00
圈圈大魔王
17天前
今天是被女性群体治愈的一天,已经很久没有深度对话了😭还借走了一本书
00
圈圈大魔王
18天前
🙂‍↔️做决策真的很累,难怪大佬们越往后越会减少做决策的次数。
小到吃什么,买什么衣服,看哪个平台看什么信息都是做决策。
00
圈圈大魔王
22天前
大晚上跟朋友聊到半夜两点,早睡失败,但收获良多🥹
00
圈圈大魔王
27天前
☹️对搞事情的欲望值处于近几年最低,什么都不想做,那就先这样吧。
20
圈圈大魔王
1月前
喜提小木墩老师的长子,待我细细品读一番。
60
圈圈大魔王
1月前
突然意识到,诶不,不是突然,是更加确信自己是被很多很多爱包围着的。

Choose love not fear!!! ​​​😭😭😭
00
圈圈大魔王
1月前
我的姐,你这个周复盘的量太猛了!👍🏻狠吸一口你的能量

是荔枝呀: 7月周复盘(一) 因为接手了新的项目,来构建以及验证自己的体系,所以这周很多时间,都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例如写素材,做产品笔记,计算成本,公私域价格体系,小红书的规划,产品资料包的收集等等。 要把产品准备推销出去的第一步,就得把这些准备好,第二步再去寻找身边的资源去获客,当自己的客户问到的时候,也能很快效率的把该有的东西给到对方,减少双方甚至三方之间的沟通成本。 在做的过程中,很无形之中对于效率,定价,品牌资产,招聘,个人成长方面有了一点思考。 1.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这次我终于不止是用Ai来给我算命了~它来辅助我做了一些产品文案上的建议和优化。 发现Ai,只要我可以很清晰表达我的需求以及学会提问,它都能给到我很好的正向反馈,而且大大节约了我的时间。 我对于做产品文案,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天赋,刚好弥补了我这部分的能力。 用好Ai,它能帮我从0-60分的事物,做到60分-80分以上。 它和人不一样,人最累的地方在于很多时候做事情,会和对方有摩擦力,而Ai完全不会有摩擦力,不会造成这种标准化的工作因为与人的沟通问题来影响效率。 @BryanCH 恭喜我终于踏出了使用Ai的第一步,我也很随喜自己!!! 2.在产品定价的时候,除了本身品牌产品各方面的成本以外,如果你本身的发力点是做分销,在产品本身没问题的情况下,一定得考虑好各个角色之间的分佣体系,得保证各个环节,大家都有钱赚,各方才会更有动力去推。 做为一个产品人,我认为还是蛮忌讳去把自己的产品和同类产品的低价去对比的,例如对方的产品卖13,我的产品卖16,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产品不好卖。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第一本身产品的原料,制作工艺,产品口感等会有些许区别,工厂的产能线,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等也会有所不同,这本身就会造成一些成本上的差异。 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得思考,你的产品是想卖给什么样的人群?现在以及不是低价就能走量的时代,各行各业市场都有些许萎缩。 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考虑保利润,先活下去,这是0,才有其他的1的存在。 我们和大厂不一样,对方有融资,有钱烧,另外有多个项目同时在跑,这个不赚钱还有另外一个赚钱的业务在补贴。 例如开水团,一个外卖业务的盈利就在补贴公司内部的快驴,小象,医美,saas等业务,对于大公司其他都是战略部门。 我认为市场目前已经过了那个不赚钱先占领用户心智或者赚现金流的时代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产品差异化,精准人群,用人群策略来做消费产品。 对于客户来说只要不是9块9,10块和19块9,19块9和29块9,其实都属于同一个价格段。 有人问我这个是有什么定价逻辑的资料嘛,我个人目前的答案是没有,就是这只是个人的纯用户感知。 只要不超过阈值,用户在犹豫的那一瞬间,也还是会有购买行为的发生。 在合理的范围里能多赚一分钱就是一分钱,这本身就是应该的。 3.对于品牌来说,人群,内容都是自己的资产。 要多和用户有链接,要多发内容做长尾流量。 不要担心和用户链接的时候,用户对方产品有差评,也不要担心发内容点赞,评论这方面的互动数据低。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卖产品也一样。 如果一个本身还可以的产品,收到一些差评,产品的体验感差很大程度,其实更多的是和对方的生活习惯,使用方式,以及我们的正确宣传不够有关系。 出现差评不要怕,先判断我们自身产品批次,物流配送是否有问题,如果没问题的情况下了解客户的使用方式,出现问题积极主动处理,就事论事,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能看得明白的。 还可以俏皮的去做一些回复处理,当然如果客户真的是不可理喻的话,也不要怕硬刚,没有谁比谁更高一级。 要勇敢地去做流量,去做社群,这一部分人很大可能会成为自己的产品内测官,能给到后续新品开发的很多建议。 对于发内容,我们只要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ok了,例如卖货,我就是要看的是下单转化率,所以什么点赞,评论比较少,完全无所谓,这些对于这件事来说只是“虚荣指标”。 就好像也不是粉丝多的账户带货数据就会很好,泛流量和精准流量的消费需求本身就不一样,很多时候看热闹的人不会购买,反而有需求的会默默下单。 本身产品笔记和其他的笔记就是不同类型,只有有争议的内容才会有很多互动,毕竟人性的缺点之一:“爱看热闹”。 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只要能坚持就能最少打败80%的人了。 例如我今天发这个内容,我的目的就是记录一下当下的心情,根本就不care是否能有人看懂,是都有很好的数据。 4.好的人才不在市场上做流通。 和@圈圈大魔王 今天说起,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当时前几年找工作实习的时候,有老板会因为觉得我有一些自己的基础,所以不愿意给我机会,就喜欢小白。 其实就是有一些老板怕自己把握不住对方,然后小白可以按照他的思维做事去一步一步教学,在职场上,很多东西都是执行,所以听话比有想法更重要。 老板们大多数都喜欢乖一点点的,不懂可以教,甚至按照老板自己的模板来改造,甚至还可以作为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派系。 我发现我自己是属于不乖的类型,我其实在业务中,这两年和我的合伙人有很多的“冲突”,我的认知和经历和对方相差很多。 我特别叛逆,特别不够听话,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他在前期属于“哄”着我的那种,不管我做了什么事情,他就疯狂夸我,满足我的“虚荣心”,另外给我先提前打了一些预防针,给我的脑子灌输一些自己的认知。 前期我都是特别不同意,不过我会把这些先记得,后面当我遇到问题了后,我发现他的方法是对的。 在后期的时候,他就不“哄”着我了,会对我直接批评,根据生活中的案例,来指出我一些性格上的缺陷,业务上的优化。 所以我慢慢意识到关于个人身体健康,人情世故,财务安全,法律法规有了一些认知,甚至情绪也稳定了很多,慢慢看淡了很多关系和事情的得失。 我其实会更喜欢有想法和会解决问题的人,不过这其实放在招聘市场,属于相对顶配的要求了,实际上凤毛麟角,很多时候这部分的人已经在对方的圈子里内部消化掉。 我发现最好的搭档伙伴,还是得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面去筛选,相对来说大家认知度会对齐很多,做事情会沟通和推进起来舒服一些。 后续如果业务可以扩展,有缘份遇到一位有想法的伙伴,一定会有很多挑战,怎么把人放在对的位置,如何让对方在工作中拥有很多的自由度和价值感,是后续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5. 柔软和脆弱也是生命力的组成。 昨天我给@爪小爷的人生历险记 的朋友圈评论:当下我也是,不太允许自己脆弱。 她和我说“柔软和脆弱也是生命力的组成。” 和@花穷穷 说:“人有时候的确就是在面对自己的脆弱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很庆幸每当我脆弱的时候,除了自我消化和解决后,身边还有几个挚友能够陪伴和理解。” 他告诉我: “人的一生之敌就是自己以及孤独,人与人的较劲永远都是假象,这个是外界给到我们的压力,其实我们的挑战永远都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孤独,解决问题时候的孤独无助,面对生活时候的有的时候的孤独无助,在你成长道路上能够找到跟你聊的好的朋友(否则也会很痛苦/孤独)。 生活中永远需要的是充满勇气的人,而不是畏畏矩往后退缩的人,失败或者犯错以后也不要害怕,这个不丢脸相反最丢脸的事情是你没法鼓起勇气重新去面对下一阶段的生活或者工作。 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对认可的追求,才扼杀了自由。 由于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才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是少数人时,我们要有勇气做自己;当我们是多数人时,我们要有胸襟容得下他人。” 谢谢你们一直在。 和@快落小溶 聊天,我有说到一个观点,很庆幸,我们两个都慢慢把敏感放在对的地方,不再让自己陷入过多的焦虑内耗各种关系之中。 我们开始慢慢把自己的注意力收回,把时间精力放在专注于自己的提升,身心健康,技能训练上,慢慢拿回自己的主体性,拥有本我思维了。 果然度过了这个卡点,运势都会越来越好。 小溶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永远记得四年前的第一次通话,对方温柔体贴的对我开导。 没见面之前就给几个群里的朋友(包括我)精心准备新年礼物,都是她自己选择打包,第一次面基还给我准备了很多健康用品,知道我喉咙不舒服还带来口喷。 她也从一个熬夜很狠的人,开始了晚9早5的作息,坚持了一年多400多天的早起5点练习道家的中医功法,很热情的把我邀请进群。 我刚学会那4个功式,等我后续好好调理一下时间,我一定要加入!!! @初月 茜茜和我说之前看一个视频分享说20多岁容易过得很困囧,快到30岁的时候人生才慢慢活络起来。 其实这个年龄只是一个参考,有很多人后面也不会变得活络,很多时候的成长就是那一刹那就顿悟了。 我们读完大学出来,工作几年,的确真的快要30岁了,在以前经历的社会毒打比较少,被家人和朋友保护的太好。 另外传统的教育教我们要对别人好,可是没教我们要对什么样的人好,就会把各种关系看得太重要,不太会处理,做不好课题分离。 一起好好努力吧,只要我们不混乱,时间永远够用,总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