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晓畅
314关注103被关注0夸夸
⛳️打工人一枚。努力创造,留下痕迹
📚读写成长 | 影视随想 | 生活方式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
晓畅
1天前
晓畅
2天前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友谊是建立在真善美共同追求的友谊,即理想友谊需要建立在一个超出你我双方的,第三方的共同投入。而共读恰恰是基于一本书的内容,非常接近理想友谊的建立。
组建一个共读小组非常简单,是跟狼人杀、打麻将类似的社交活动。甚至共读产生的共享经验比其他社交更加长久,享受基于公共讨论的生发的友谊吧,因为有共同投入做基础,即使我们观点截然相反也可以持续讨论,以至于找到那些看似截然不同但彼此深厚理解的朋友。

0 参与共读的前提,积极地阅读,而非被动的收听。大部分时候面对不需要考试的书籍,我们都会偷懒,让书籍内容划过大脑,被动接收作者的思想。大家听到一个新观点只会激发猎奇,但如果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你再来介绍这个内容,必须补充上自己的见解。
筛选,你记住的是什么。然后评价,你觉得对不对,并补充更多理由。
作者多牛跟我无关,但是我要讲什么是需要经过我个人的判断。共读是一个培养判断力的途径,如何把信息转变成自己的见解。

如何组织
1 完全民主平等的交流讨论。不需要主导者,随意按照兴趣发言,最好是成员之间非常熟悉,你们对彼此的背景很清楚,容易同频。陌生人容易鸡同鸭讲,容易变得很乱。
2 选一个人做一个 10 分钟的总结,然后大家围绕这个人的总结进行随意讨论。依然是一种平等的模式,只是用一开始的总结大家作为锚点,方便开启具体的讨论。
3 有权威组织者的读书会,基于文本设计讨论框架,然后让大家自由讨论。适用于参与者提前准备较少。

不要🫸
- 授课在瓦解共读。共读的“共”,不是授课,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然它跟你一个人听课有什么区别。共读绝不是听别人高谈阔论,或自己高谈阔论。
- 过分考究文本腐蚀掉自然扎根生活的阅读体验。引用作者自我装饰没有意义,你要告诉我的是基于你的立场,你要赞美还是批判。

个人 PS:坐标温州乐清柳白区,也在弄读书会,坚持了一年,现在处于大家的时间很难聚在一起的状态。
读书会的作用,倒逼自己更加认真读书,用力训练自己如何表达,以及认识彼此可以产生交流的活人。虽然是一个内向的人,但是喜欢嵌入在群体中参与社交的状态。

233-如何共读一本书?

独树不成林

00
晓畅
6天前
李敖临终前说的话:“我的最大误区,就是太看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其实,普通人的生活里,就已经有无上的快乐。
00
晓畅
10天前
00
晓畅
10天前
发现个 App, 类似鸟版的多邻国,用“游戏化+间隔复习”的方式,帮助大家快速记住鸟名、外形要点和叫声。

各个领域都可以多邻国。
00
晓畅
13天前
小红书的测评
00
晓畅
14天前
00
晓畅
15天前
《新·驯龙高手》 口碑不错,因为大家都觉得关于动改真人,梦工厂给迪士尼做了一次正确的示范。
从取景、选角、镜头、剧情到特效龙,全篇按照1:1复刻的标准完成的,毕竟原作导演操刀。

也会有人觉得现在完全重复一个15年前的故事无聊了(之前看得也很久,印象也不深了,我个人觉得不太影响体验),不过剧情不新颖但胜在适合真人改编。
既有小男生的自我认知的探寻,儿子得到父亲认可的努力,化解种族冲突的和平共处,还有空中驭龙与决战的大场景。做成真人版,感觉父子亲情戏、校园成长戏都更加落地了,而跟龙相关的画面都更加震撼了,空中版速度与激情。

小嗝嗝一开始还是想要融入群体的,所以没有屠龙天赋,各种技能点点错的他还是很焦虑的。但恰恰是因为的他的与众不同,让他找到了种族生存的新思路,一条更加和平的共生之路。
很多时候,既定的成功模板未必是就是最好选择,或者不再是当下的最好选择。这是可以随着技术发展和认知革新得到颠覆的,但曾经的保命策略遗留下来的路径依赖很严重,所以想要做出改变总会面临巨大的障碍。
即使不去改变世界什么,“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也不是靠别人定义和赋予的。拿不起屠龙的利刃,却是族长的儿子,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的撕扯。驯龙的过程也是重新捡起自己的过程,因为我只能做我自己。——属于我的“龙”是什么?
00
晓畅
16天前
幸福的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面对向下的诱惑和向上的挣扎,坚定选择后者的回报。

积极向上正能量挺好的,不然活着有什么用。要努力幸福。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