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李怡Will
390关注4k被关注6夸夸
🧠咨询@系统2
✍️写作@百闻不如怡见
👂播客@系统理性
相信博学、美学和冒险
置顶
李怡Will
5月前
我们口中的“商业势能”可能有两种来源:

第一个是「蕴含巨大能量的实体」,比如未被发现的自然资源、未被放开的政策,或具有强大资源的的大人物。第二个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如积聚以吸取养分的动植物族群,或者我们常说的品类增长,包括竞争性的增长。

第一种的价值显而易见,所以围绕资源的竞争最为残酷。第二种也存在竞争,但是“众与众”的竞争,竞争本身带来了增量,往往更温和而难以被察觉。所以它既需要洞察力来发现,又需要耐心和行动力来参与。当然,它也是普通人最容易“被动”获得红利的方式。

我想,或许人的核心工作就是观测、洞察、借用这些势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12
李怡Will
1天前
人都是进2步退1.5步,然后再进。退1.5步的时候你会以为自己“没有进步”,其实不是的。回头看,会connect the dots。
10
李怡Will
4天前
近年来普陀区的心智=叙利亚,=修路区。前段时间打市长热线问,主要还是常年失修,并非不可以解释的事情。如果会做内容,还可能塑造积极形象。反馈上写下给普陀区政府的形象建议。人靠谱,事办妥,就看落地了✌️
00
李怡Will
4天前
大家好不好奇,在任何媒介投入都讲究 ROI 的年代,一些品牌和背后的决策人,到底是如何决定十年如一日的投入某个“看似无法监测”的 board media 呢?除了“知识体系”支撑,又可能有哪些坚守的哲学思考,以及验证上述两点的“术/数”呢?
11
李怡Will
4天前
“公司的战略是在海外市场有一定品牌力后转向国内,这样不用跟国内同行“卷’低价。” —— 为什么这样就有品牌力?为什么这样就可以不卷?
00
李怡Will
5天前
管理自我的思想很德鲁克
治理企业的哲学很巴菲特

独家对话美的方洪波:我只是一个过客,不需要被任何人记住

00
李怡Will
5天前
记得享受
自己正确且坚定选择的复利
00
李怡Will
9天前
跟身边最有希望成为上市公司老板的同学聊“使命”
00
李怡Will
12天前
“你是谁”是一个企业自己的愿望,一般消费者不需要特地了解你是“谁”,这不是顾客的日常语言。如果顾客明确感觉你是谁,或者你像是个什么人,代表你有某种凸显的心智资产。所以,回答你是谁,是一种企业家由内而外的、试图显著化/差异化品牌的诉求。

“你是什么”是消费者朴素的疑问,在没听说过品牌、不了解你时,最基本的需要是确认“你属于哪个类别”,背后是问“你能帮我干什么”、“有什么用”。

关于这两个问题,品牌要先回答“你是什么”,然后答好“你是谁”。
02
李怡Will
13天前
在消费者脑中存在稳定的记忆结构,就类似于“占了股”,消费者买你就是给你“分红”。所以叫 Brand equity,品牌权益。想想每次自己要喝可乐的时候~
00
李怡Will
13天前
昨天 5.10日,居然是「中国品牌日」。

很大的名号,知道的人不多,至少我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

百科是这么介绍的:“中国品牌日”是为了凝聚品牌发展社会共识,营造品牌发展良好氛围,搭建品牌发展交流平台,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品牌宣传活动日,具体为每年5月10日。

这背后有一份国家指导文件 ——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

文件上的部分重点,我划出来分享给大家。

我看完后,感觉这份指导纲领其实非常全面,在2016年的视角看,也有很大的领先性。背后是对政府和企业部门极高的要求,尤其也特别提出了对品牌中介服务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的建设要求。

虽然「品牌」,很容易是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是日常口语中“无数个被省略语义的集合”。但也恰因为如此,它融合了太多人们的美好期待。

做好品牌,吾辈当自强。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