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DaMing
464
关注
756
被关注
1
夸夸
随机漫步的小透明。
公众号:DaMing,个人翻译和内容素材积累。
置顶
DaMing
2年前
对所爱之事有最真挚的期待,但不对其结果有任何的执着。
人生很多事情在这个道理之内了。
25
3
1
DaMing
6天前
不要攀比,不要嫉妒,牛市黄金法则,不过说了也没啥用。
3
0
0
DaMing
7天前
英文对“内卷”有个表达叫“race to the bottom”,翻译成中文为“向下竞争”,而这个短语的字面意思更形象——“赛着冲向最后一名”。
2
0
0
DaMing
9天前
Ai黄小刀: 我实名厌恶绝大多数的AI 总结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播客内容总结、群聊内容总结、微信文章内容提炼。 我个人反对的原因是: 1、信息压缩 我们真正了解一个知识(非信息),第一步是看到,第二步是学习、执行,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但,所有的总结类都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信息压缩。 以纳瓦尔的播客为例,听全文,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内容触动,激起涟漪;听总结,你会认为,自己在“高效进食”,但是真的进食了么?还是看起来进食了? 真正的启发往往来自细节,总结杀掉的就是细节。 2、个性化消失 无论什么工具总结什么内容,最后都倾向于一个统一视角的表达,把表达者整体“高斯模糊”掉了。 作为读者,你似乎无法与真实的作者建立连接了。 3、降低耐心 一直使用总结工具,频繁地追求快捷、精炼的信息,会削弱深度阅读或倾听的能力,耐心也被不断压缩。 甚至,过度依赖总结会减少主动思考、质疑与批判的机会,让人习惯于“被喂养”的状态。 就是前阵子我说的,越来越多的人成为“AI 预制人”。 我热衷于主动搜索想看的内容,全篇细细阅读,我享受每次信息通道带来的随机碰撞。 意见相左气得转发到群里破口大骂“这是什么玩意”,也胜过无脑接受良多。
2
0
0
DaMing
9天前
复刻海报测试,AI真牛逼。参考图1风格自行设计一个类似的冰淇淋风格。
2
0
0
DaMing
12天前
微信公众号的「感谢」这个细节做的不错,这年头能耐心看完文章并点赞和推荐的读者都值得「感谢」。
6
0
0
DaMing
13天前
这酒瓶设计太...
7
0
0
DaMing
15天前
外卖大战0元购,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免费领鸡蛋。
0
0
0
DaMing
18天前
老学员报到,每天听半小时,陆陆续续听完了,随着经历的加深,世间很多东西就是老南说的那回事。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E112.这期节目献给每一位喜欢投资和求真的听友
面基
9
0
0
DaMing
18天前
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赢学。
0
0
0
DaMing
22天前
🧩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