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你永远可以相信身体的感觉
最近一位在生活中一直有咨询习惯的朋友跟我说,她经过这些年的咨询经历后总结了一个“洞见”,就是在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如果说有一个最优先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根据咨询师本人给你的感觉来选择,而不是看纸面上写的履历等纸面信息
她的意思是,即便一个人给你看到的履历再“权威”、经历再“资深”、数据再“丰富”,一旦你与这个人在实际沟通中完全感受不到对方的“生命力”和“能量”,那说明这个人很可能是无法给你好的影响的,更不要事后用所谓的“理性”分析说服自己…
因为即便专业履历再光鲜亮丽,也不代表一个人就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如果在实际面对面的接触中对方没有让你的身体接收到“生命力”和“高能量”的信号,那说明对方起码是在当前这个时期,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的
一个没有处理好自己生活的人,自己还在生活里一团乱麻,当然会“生命力”和“能量”缺失,自然也无法把这方面的能量传递给别人
而且我想在这个基础上补充一点是,不仅仅是选择咨询师等类似的服务场景,在生活中的交友等人际交往中也是这样 —— 喜欢或合适与否,要相信你的身体感觉,也就是第六感/潜意识
而且这不是玄学,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心理学研究中,“第六感”是人的大脑被证实了的,一个在信息处理中的强大“隐藏”功能,只不过这个功能很隐蔽,往往察觉不到,而且无法主动控制而已
举个例子,相信你会经常有类似的感觉,就是当你在和一个人面对面交谈时,对方明明满脸堆笑,但你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让你不舒服;某天对象回到家里一切如常,但你就是感觉对方今天状态不一样,结果后来一问果然是这样;还有一些历史书里记载,某些大人物路过某地,没有任何来由的ta就是感觉此地“不详”,决定早一步撤离,于是真的逃过了刺客行刺…
这些“第六感”的现象其实都是有依据的 —— 神经科学家冯·福斯特统计发现,在人的神经网络中,负责接收外界信息输入的数量在1亿左右,而这在大脑整体负责信息加工的神经元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为负责信息计算的神经元,数量是10万亿多个
两者的信息比例是1:100000,这代表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你能意识到的大脑接收的信息,其实只占大脑整个信息处理过程的十万分之一 —— 就好比你以为眼睛只看了一副图片,其实大脑这部强大的计算机就已经根据这些信息默默给你分析出一部电影的信息量了
所以,你的每个第六感/下意识的感觉,其实都是大脑中1亿个神经元接收到了环境中的信息后,再经过10万倍的神经元不断运算和分析后,反馈回来的最终结果,然后这个结果就被你有意无意的察觉到后称作 —— 第六感
以后在人际交往中,当你身体向你发出危险、不安、不信任的信号,很可能就是10万亿个神经元在你不知不觉中根据你没意识到的“信号”默默计算出的结果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感觉具体是怎么来的,但大脑就像这个世界最精密的情报分析机构,你需要重视它,而不是刻意用所谓的“理性”将其忽略
身处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爆炸,环境诱惑不断,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去去,这时候,不妨回归本源,将你的信任交给身体,在人际交往中聆听你身体发出的“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