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广屿Ocean
60关注8k被关注20夸夸
🍐独立执业咨询师|撰稿人
🍐字节跳动CKA管理团队|前美团大区负责人
🍐小红书同名|偶尔录播客《心理与职场》
🥑不带货不卖课爱拉黑
置顶
广屿Ocean
1月前
写给即刻某个活成了自己讨厌样子的 —— 非常闲得慌、内心没有正义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用户

【不好意思冲我没用】,我一不靠即刻赚钱不需要担心断了财路惯着你们,二我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相信和想写的东西,三我自己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欢迎你们闲得慌来黑

最近因为反复被即刻官方推荐文章引起了某些人嫉妒,发现有个别无聊的闲得慌的人在做一些无聊的黑别人的事,这里又不得不把陈年老帖挖出来:

1,去年我写了一篇帖子劝普通人卸载抖音,因为我就是对短视频有偏见,我自己也几乎不刷短视频 —— 以后我还会有相关灵感了反复写,反复劝人离开那些成瘾的利用人性漏洞的东西
2,这篇帖子是我去年从字节离职后写的,可能后来火了,引发了公关 —— 有一堆恰流量饭的账号对我群起而攻之。我在职的时候即便是捏着鼻子不喜欢也不会说雇主半句坏话,我离职后有权做我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相信我相信的价值观,你们管不着
3,攻击我的号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根本不会跟你去讨论任何事实和文章中的观点 —— 只会对你进行没有经过证实和捏造的人身攻击,因为文章本身观点他们可能指不出任何毛病,就只能通过进行人身攻击来达到诋毁作者的目的

我知道这种自证就像韩寒当初被诬陷文章是代笔,你拿出再多证据都几乎是徒劳,对方为了流量,会不顾任何事实和文章本身谈的内容 —— 把你往新的毫无意义的构陷和人身攻击上引,然后你又不得不进行一轮新的自证,陷入“泥坑里”和猪打架的困局

现在即刻个别有些闲得慌的,没事做的博主,劝你们有这个空闲得慌还是耗子尾汁,去干点正事吧

比起去年我文章发出来后被公关猛攻的时候,你们这波流量恰的毫无意义 —— 那时候有黑我说我是gay的(虽然我并不是,我也有gay朋友,他们比你们这些闲人正直正义多了)、有假装字节员工说是我同事入职只有15天离职的(要是这样那我15天带团队拿到全国第一岂不是天神下凡)、有说我不顾家里老婆孩子的(我都不知道我竟然有老婆孩子)...

我奉劝你们这个别人,比起我经历过的这些事,你们这些闲得慌的拿陈年老谣来炒的行为显得:
1,日常没有正事干,非常闲得慌
2,暴露出没有基本思考能力和求证意识
3,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网上随意散布恶意,暴露出一个人的人品低劣以及正义感的缺失

建议有读者要是关注了这个别人品低劣、平时闲得慌、内心丧失了正义感的人,可以取关,不要污染了自己的信息源

"Impudence always ride side saddle with
anonymity”,厚颜无耻和默默无名总是并驾齐驱

我的人生是成失败,是我和这个世界的战斗,和你没半毛钱关系,至少我每天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努力不会让自己未来活成曾经讨厌的样子 —— 希望你也能学会这一点

广屿Ocean: 作为抖音员工,为什么我建议你卸载抖音 不是因为这是一个很差的APP,相反它做的太成功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内容丰富,能随时随地刷,随时随地被主播种草购物… 抖音一条视频虽然平均十几秒,但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已经突破2小时了 奇怪的是,当你乐呵呵的刷完视频,关掉抖音后,却又常常感觉茫然与空虚,那抖音和其他“美好”的东西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 当你看书,看到精彩的文章和优美的句子,会很开心。合上书,感受到的并不是空虚,而是满足;当你运动,和伙伴们一起挥汗如雨,默契协作,运动完浑身酸痛,但会觉得神清气爽;谈恋爱,拉着对方的手散步,心会怦怦跳,就连分别后,手上也有淡淡的香味 为何刷“美好”的抖音不是这种感觉? 如果你卸载抖音一周,然后又安装抖音一周,对比观察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原来抖音是一个小偷 抖音的产品初衷,是消磨“碎片时间”。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在卸载抖音的一周,通勤时你可能会看一下昨夜今晨的新闻。然后想想今天的工作计划;排队吃饭时,会和同事寒暄,聊聊天;晚上睡觉前,会和家人更多的聊聊天 没有抖音,你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身边的人身上,而不是网上的那个主播或达人身上了 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是无明确目的时间,但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时间 而刷抖音时,这些时间被你“刹时间”给不经意间都刹掉了。碎片时间,只是因为它是碎片化的短时间而已。在这个时候你的大脑也需要短暂的休息,需要放空,需要调节,而不是被机器投喂的各种信息像北京烤鸭一样“填鸭” 抖音,刷到了很多笑话,但是关闭抖音你大概率不会变得乐观;抖音,刷到了很多大道理,但大概率仍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只是多买了一堂课;抖音,记录别人用力营造出来的美好生活。但是却不能帮你创造美好生活 “没有延迟满足感,很多人人生中超过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张一鸣曾这么说。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讽刺的是,精通人性弱点的张一鸣创造了抖音、今日头条、内涵段子…等等APP,让人们乐在其中,并基于此,张一鸣把人划分为两类,即活在现实中的少数精英和围绕着一个东西转的大部分人 告诉你一个秘密:抖音员工除了工作必须外是不刷抖音的,据我观察,他们在电梯里最爱看的,是大红薯

76
广屿Ocean
10:18
越是了解巴菲特的生活细节,越是能获益匪浅

我发现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老爷子真的是宝藏,越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于普通人的启发就越大,而且这种启发往往并不仅限于“有距离感”的智慧总结、写作分享、访谈对话等,而是生活中和普通人一样“非常近”的一些细节

比如最近美股下跌了,我就看到了一段巴菲特老爷子的生活片段,是他独自开车回家,他说,“本来准备吃3.17美分的培根鸡蛋芝士麦满分,但因为今天市场下跌了,我想我还是放弃3.17美元的,选择2.95美元的吧。”

是的,因为市场下跌,身价3000多亿美元的巴菲特老爷子选择在当天节省0.22美元的吃饭成本

如果是不了解巴菲特的人,可能会觉得他是那种“葛朗台”一样一毛不拔的商人特别小气,或是对着镜头作秀之类,甚至觉得这这是晚上吃个饭没什么需要解读的…

但了解巴菲特老爷子的人肯定会知道,他这个选择,其实是将自己生活中的细节都和自己热爱的事业建立起链接

比如在这件小事里,就体现出通过每一顿饭来告诉自己对于市场变化的反馈,积累对于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以及你会发现巴菲特老爷子真的是在践行自己“不懂不买”的投资原则,他最爱的食物之一就是麦当劳和可口可乐,所以这些公司都是他最大的持仓

再比如他的投资擅长通过长期持有价值股来获得时间的复利,每一分钱经过时间复利的滋养未来都会变成可观的财富,于是你会发现他的生活特别单纯几乎就是工作、阅读、社交,从未出现需要大量挥霍财产的消费行为 —— 他的钱几乎都被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

就像我之前写过,巴菲特去自己的挚友,新闻女王凯瑟琳·格雷厄姆家做客,被对方发现甚至不会吃龙虾…几十年都住在自己奥马哈小镇的那栋老房子里,开着自己的旧车…

为什么?

用他自己写的书的书名来讲就是,他真的每天是在《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每天都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过着极致简单的生活。因为每个人在金钱之上都有更珍贵的资源,那就是每天仅有的24个“时间硬币”

巴菲特和芒格这对黄金搭档,几乎将自己最珍贵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阅读、成长、分享中去,我想,他们是真的没有时间去浪费,去消费,去挥霍

就像芒格老爷子说过的,“我总是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卖给自己,用于获取智慧。”,“在我一生中,我认识的每一个智慧的人都在从早到晚的阅读,每一个。你会惊讶于沃伦和我读多少书,我的孩子们嘲笑我是长了腿的书。”

巴菲特老爷子在2025年宣布退休的最后一届股东会上,面对股东提问也叮嘱说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而你并不是急着挣钱,那我建议你像查理·芒格那样,花时间和优秀的人相处,分享他们的成功;如果找不到,也没关系,你就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情,继续努力。坚持下去,你终究会找到那些和你一样认真生活、认真思考的人。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最快的成功路径,就是找到那种真正优秀的人,并与之同行。”

“智者”们极致的生活状态我们普通人也许不能同样达到,但毫无疑问却可以作为生活中的灯塔
24
广屿Ocean
1天前
“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20
广屿Ocean
1天前
《德州扑克小绿皮书》里写了一种不健康的玩家 —— 有情绪和心理问题的人

“不健康的玩家输牌时会感到解脱,这是他们确定自己不幸、活该、被诅咒的唯一方式。” ​​​
00
广屿Ocean
2天前
不要成为一个让世界讨厌的“小镇青年”

我自己作为一个小镇青年,在工作一些年后总隐隐觉得同样从小镇努力学习、考试、来到大城市打拼,渴望成功的这个群体中,一直存在着一些从成长环境中带来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轻则给我们带来了人生发展的“隐形天花板”,重则会损人利己让自己长大后成了一个让世界讨厌的人

比如,最近我就看到一条出圈的新闻,是互联网大厂的某产品CEO“凌晨12点到公司查岗”,“发现工位上没几个人,第二天把所有部门都批评了一遍”,“质问员工为什么提早下班”…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个新闻不是重点,只是最近刚好看到了这条新闻于是做个引子,我想聊的是“小镇青年”这个从金字塔底层一步步网上奋斗的群体,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我觉得在这个经济增速放缓,时代红利消失殆尽的环境中,一部分小镇青年还在以上一个时代周期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行为,首当其冲的就是“重私利,轻公利”

什么意思?

比如上面提到的这条新闻为代表的一系列事件,如果在一个野蛮生长经济快速膨胀的时代,有非常多“放在桌子上的钱”,那么一个人在想要实现自己私利的同时,要求别人牺牲自己的某些东西去加班工作,可能也没有太大怨言,因为收益可能是很高的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脑子里的最高追求只有自己的个人成功、财务收入、娶妻生子,最终“光宗耀祖”的小镇青年来讲 —— 将自己的私利追求放在第一位,去损害他人公利的行为,就是非常令这个世界讨厌和反感的 —— 这也会反过来损害个人的长期发展

因为这样只知道个人成功和内卷奋斗学的人,缺乏必要的人文和道德素养,脑中的天花板被“谋生技能“和”世俗生存思维”压得死死的,完全没有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道德修养、愿景追求,甚至说“虚”一点,脑中只有世俗生存,没有星辰大海

结果就是在行为习惯上,会为了实现自己“阶层跃迁”的私欲,疯狂的向他所处的环境里压榨资源,就像开头说的一样,让身边的人生活和职场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差,越来越糟 —— 然后就变成了你和我现在所处的职场氛围(希望以后不会更糟)

我们看看身边,有一些小镇青年却并不会把自己活成纯粹的“恶”,或者说不会让身边的人都讨厌他。比如拿最近比较火的罗永浩和李想来讲

他俩都出身小城,在对谈中甚至谈到小时候甚至遭到了严重校园霸凌,后来都实现了阶层跃迁,却并没有活成让人讨厌的样子(起码喜欢的大于讨厌他们的)—— 那他们和那些讨厌的“小镇青年”有什么区别?

我稍微回想了一下,历史上也有很多“小镇青年”,可以作为参考

下场最差的比如汉朝的晁错,出身寒门,抓到了阶层跃升的阶梯,为了自己的成功,想尽办法帮汉景帝削藩,但得罪了所有人让所有人的生存环境都变差,下一秒就因为七王之乱被当弃子“腰斩于市”

再比如商鞅,在还未到达秦国得到重用时就发出了“仓鼠和厕鼠”的著名论调,结果最后也是五马分尸收场)。还有春秋战国的两大战神吴起和白起,结局皆被王族斩杀…

相对来说出身寒门,登党入室且结局还不错的,比如说王安石,虽然改革失败但寿终正寝,再比如我觉得虽仕途失意但堪称人生成功典范的就是苏轼(最后王安石和苏轼这对冤家最终还握手言欢了)

历史上成功的“寒门”和失败的“寒门”有什么区别?

比如像王安石,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他的心里是真的有大愿景的,能够不因私利而损害公利(起码主管意愿上没这么打算)

而苏轼更是能力、才情、愿景、道德修养皆具,于是青史留名,“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所以,作为小镇青年,不要成为一个让世界讨厌的人,就是心里不能只装着自己那点成功、生娃、光宗耀祖的私利,心里要有一些比自己更宏大的东西在
144
广屿Ocean
2天前
听罗永浩对谈李想,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两个人都聊到了小时候遭到严重校园霸凌,以及两人后来都进行了激烈反抗的经历,我想这肯定对他们性格的塑造有很大影响。就像我喜欢看UFC世界格斗冠军赛,发现很多顶尖格斗选手的共同点,竟然都是因为小时候遭受校园霸凌才选择学习格斗保护自己...
32
广屿Ocean
2天前
女生的思维有时候确实直男想破脑袋都猜不到的,比如在咖啡厅听到一位女生点单,“你们有什么蓝色的饮料吗,我要蓝色的。”,啊,不是点饮品都是点自己想喝啥倾向哪个口味吗...我愣了几秒才想到,这间咖啡厅是蓝白色外墙的,点蓝色饮料应该是好出片… ​​​
141
广屿Ocean
3天前
点亮城市的星星
00
广屿Ocean
3天前
真正管钱的人,是怎么避免自己亏钱的?

重看了一遍2024年晚点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富人理财的六个陷阱》,文章主要是对访谈过全球600多家对冲基金管理人,研究覆盖 2000 多家对冲基金的刘迪凡的采访。“从 2022 年上个牛市结束开始,老虎环球基金累计跌幅达 56%、光街资本下跌 54%、鲸岩资本跌超 40%……一位家族办公室的管理者说,2018 年之后,他就没见过钱回来。”

那么,在最残酷的财富游戏中存活下来的最强大脑们,总结了那些“乱纪元”的生存哲学?重新通读后,我总结下来有以下6个值得分享,可供我们普通人借鉴的点…

1,音乐已经停了,大家还在靠着惯性跳舞

意思是,时代的周期和大环境的“洋流”已经出现转向,而其中的巨鲸们还在按照惯常的节奏生活all in单一赛道博取高收益,就像开头提到的著名基金们出现的巨额亏损

投资的时运里,周期占比是比较大的。如果只看品牌就认为它的投资能力强,能复制上一周期的成功,这是一个线性的逻辑,而线性逻辑是很危险的

岂止投资,生活中的决策亦是如此

2,渴望理财简单化 ,一招鲜吃遍天

“比如现在很多新成立的家族办公室更多投资还是一级市场思维,用翻几倍的思维做投资,背后指向的是投小公司。但小公司长大的机率大吗?不大。反过来,用赔率的思维去想事情就会比较简单。”

很多人创业和工作赚钱的时候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理财的时候却认定存在一条最直接有效的路径

3,人无法在复杂系统面前预测未来

巴菲特只推荐过一个基金 —— Sequoia Fund,策略非常集中,他们此前重仓加拿大一家药企 Valeant ,有一个人专门负责 7x24 研究和跟踪 Valeant。但也没用,后来股价下跌了 60-70%,谁也没能预见这次灾难

“很多时候深度基本面研究就是猜大小,还得猜对两个对家的大小 (标的公司和其他玩家),因为说白了还是在预测未来,底层还是一颗爱赌的心。”

所以不管花了多少精力在研究公司上,还是可能会犯错。必须给这种错误留下犯错的空间。你赚不到认知外的钱,不要FOMO(害怕错失)

“全球优秀的基金经理胜率也就只有 55% 左右。”

4,不要妄想预测未来赚钱,而是敬畏自然选择

优秀基金经理有哪些共同点?

“我发现表现不好基金经理通常是那种一上来就想得比较远的人,总在思考要融谁的钱、怎么优化投资流程和公司管理、怎么做一个百年老店。

这些思考都没错,但它不是顶层设计出来的,而是【被市场炼净的】。我认为更靠谱的基金经理是只盯着自己的业绩,聚焦把毕生所学变现,并且个个在智慧和财富上都想成为下一个德鲁肯米勒。”

(巧的是我很久前恰巧写过德鲁肯米勒的故事。一句话总结就是,被基金经理们奉为大神的德鲁肯米勒在2000年曾先做空互联网泡沫后又做多暴跌,被迫清仓,当时他甚至打算退出行业,然后带着孩子去非洲旅行了三个月完全与世隔绝,等回来的时候发现,市场已经自己恢复了70%,德鲁肯米勒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5,重温经典:投资的第一原则就是永远不要亏钱

“有人会说,过去两年虽然亏钱了,但也算是交学费了,亏钱是做好投资的开始。”

“投资的第一条规则是永远不要亏钱——巴菲特说的。其实你根本不用交这个学费,而且你啥也学不到。”

6,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

“你说对基金经理做尽调时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投资生涯或人生经历中最确定的 Alpha 是什么?” 最让你觉得惊艳的回答是什么?”

“很多基金经理的回答与品格相关,并没有谈到一城一池的输赢。我印象最深的是孤松资本前员工对传奇大佬 Steve Mandel 的评价:Low ego,no attachment, and absolutely rational(切勿自大,不要执着,保持绝对理性)。

我和 Mandel 老爷子曾近距离交流过两次,对这三点有切身体会,这确实是投资人最顶级的品质。他们不会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也没什么面子问题,新信息进来了随时翻脸,不带有一丝情绪。”
16
广屿Ocean
3天前
新超人导演对网络黑子的讽刺是相当到位了
21
广屿Ocean
3天前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