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广屿Ocean
55关注7k被关注18夸夸
🍐独立执业咨询师|撰稿人
🍐字节跳动CKA管理团队|前美团大区负责人
🍐小红书同名|公号&播客《心理与职场》
🥑可提供心理&职场咨询
置顶
广屿Ocean
7天前
写给即刻某个活成了自己讨厌样子的 —— 非常闲得慌、内心没有正义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用户

【不好意思冲我没用】,我一不靠即刻赚钱不需要担心断了财路惯着你们,二我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相信和想写的东西,三我自己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欢迎你们闲得慌来黑

最近因为反复被即刻官方推荐文章引起了某些人嫉妒,发现有个别无聊的闲得慌的人在做一些无聊的黑别人的事,这里又不得不把陈年老帖挖出来:

1,去年我写了一篇帖子劝普通人卸载抖音,因为我就是对短视频有偏见,我自己也几乎不刷短视频 —— 以后我还会有相关灵感了反复写,反复劝人离开那些成瘾的利用人性漏洞的东西
2,这篇帖子是我去年从字节离职后写的,可能后来火了,引发了公关 —— 有一堆恰流量饭的账号对我群起而攻之。我在职的时候即便是捏着鼻子不喜欢也不会说雇主半句坏话,我离职后有权做我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相信我相信的价值观,你们管不着
3,攻击我的号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根本不会跟你去讨论任何事实和文章中的观点 —— 只会对你进行没有经过证实和捏造的人身攻击,因为文章本身观点他们可能指不出任何毛病,就只能通过进行人身攻击来达到诋毁作者的目的

我知道这种自证就像韩寒当初被诬陷文章是代笔,你拿出再多证据都几乎是徒劳,对方为了流量,会不顾任何事实和文章本身谈的内容 —— 把你往新的毫无意义的构陷和人身攻击上引,然后你又不得不进行一轮新的自证,陷入“泥坑里”和猪打架的困局

现在即刻个别有些闲得慌的,没事做的博主,劝你们有这个空闲得慌还是耗子尾汁,去干点正事吧

比起去年我文章发出来后被公关猛攻的时候,你们这波流量恰的毫无意义 —— 那时候有黑我说我是gay的(虽然我并不是,我也有gay朋友,他们比你们这些闲人正直正义多了)、有假装字节员工说是我同事入职只有15天离职的(要是这样那我15天带团队拿到全国第一岂不是天神下凡)、有说我不顾家里老婆孩子的(我都不知道我竟然有老婆孩子)...

我奉劝你们这个别人,比起我经历过的这些事,你们这些闲得慌的拿陈年老谣来炒的行为显得:
1,日常没有正事干,非常闲得慌
2,暴露出没有基本思考能力和求证意识
3,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网上随意散布恶意,暴露出一个人的人品低劣以及正义感的缺失

建议有读者要是关注了这个别人品低劣、平时闲得慌、内心丧失了正义感的人,可以取关,不要污染了自己的信息源

"Impudence always ride side saddle with
anonymity”,厚颜无耻和默默无名总是并驾齐驱

我的人生是成失败,是我和这个世界的战斗,和你没半毛钱关系,至少我每天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努力不会让自己未来活成曾经讨厌的样子 —— 希望你也能学会这一点

广屿Ocean: 作为抖音员工,为什么我建议你卸载抖音 不是因为这是一个很差的APP,相反它做的太成功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内容丰富,能随时随地刷,随时随地被主播种草购物… 抖音一条视频虽然平均十几秒,但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已经突破2小时了 奇怪的是,当你乐呵呵的刷完视频,关掉抖音后,却又常常感觉茫然与空虚,那抖音和其他“美好”的东西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 当你看书,看到精彩的文章和优美的句子,会很开心。合上书,感受到的并不是空虚,而是满足;当你运动,和伙伴们一起挥汗如雨,默契协作,运动完浑身酸痛,但会觉得神清气爽;谈恋爱,拉着对方的手散步,心会怦怦跳,就连分别后,手上也有淡淡的香味 为何刷“美好”的抖音不是这种感觉? 如果你卸载抖音一周,然后又安装抖音一周,对比观察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原来抖音是一个小偷 抖音的产品初衷,是消磨“碎片时间”。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在卸载抖音的一周,通勤时你可能会看一下昨夜今晨的新闻。然后想想今天的工作计划;排队吃饭时,会和同事寒暄,聊聊天;晚上睡觉前,会和家人更多的聊聊天 没有抖音,你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身边的人身上,而不是网上的那个主播或达人身上了 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是无明确目的时间,但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时间 而刷抖音时,这些时间被你“刹时间”给不经意间都刹掉了。碎片时间,只是因为它是碎片化的短时间而已。在这个时候你的大脑也需要短暂的休息,需要放空,需要调节,而不是被机器投喂的各种信息像北京烤鸭一样“填鸭” 抖音,刷到了很多笑话,但是关闭抖音你大概率不会变得乐观;抖音,刷到了很多大道理,但大概率仍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只是多买了一堂课;抖音,记录别人用力营造出来的美好生活。但是却不能帮你创造美好生活 “没有延迟满足感,很多人人生中超过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张一鸣曾这么说。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讽刺的是,精通人性弱点的张一鸣创造了抖音、今日头条、内涵段子…等等APP,让人们乐在其中,并基于此,张一鸣把人划分为两类,即活在现实中的少数精英和围绕着一个东西转的大部分人 告诉你一个秘密:抖音员工除了工作必须外是不刷抖音的,据我观察,他们在电梯里最爱看的,是大红薯

66
广屿Ocean
15:48
“人类是表达欲很强,但表达能力差。

文字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抛下我们的东西。比如我们那一代人,很多人都听歌,歌词是文字的载体。

你会发现,小时候的世界观、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几乎都跟你喜欢的歌手对齐。

我那时爱听五月天,因为他词里面有许多不服输的地方、叛逆的地方、天真的地方、朋克的地方、执着的地方。

听《倔强》里面唱“我的手越肮脏,眼神越是发光”,觉得自己能克服所有困难。所以在文字安慰人心的这一点上,我从来不怀疑。”
11
广屿Ocean
13:33
“顶层互捧,中层互卷,底层互害。”,越来越觉得这句谚语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在判断一个人真实人格的标准上,几乎可以作为黄金法则

啥意思呢?

打个比方,一个人能不能跨越阶级,除了自己努力,绝大部分还要有时势和运气的加持,也就是诺奖经济学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说的

“成功=努力+运气,巨大的成功=多一些努力+多很多很多运气”

于是,你就很难凭借单纯的外在财富条件判断一个人到底是真顶层还是假顶层,所以你就看他在生活中具体对别人是怎么做的

如果一个人即便家徒四壁,依然真心地喜欢着这个世界,希望他身边的人好,那就是“顶层互捧”,是真正的顶层人,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而中层是什么心态? 斤斤计较,机关算尽,生怕自己吃亏或阶级跌落,被消费主义驱使,生活在横向比较的焦虑之中。但毕竟中层受过相对好的教育,以及认为自己有“成功”的方法论,所以即便想获得更多利益,也是通过卷自己去卷别人

最恶劣的是“底层互害”,这种很两极分化,一种是部分物质财富上的底层人,还有一种就是家财万贯的人,他们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认为自己想要更进一步相比于卷自己,“收益”更大“效率”更高的是害别人,把梯子踢掉 —— 他们打心底认为世界是一个零和游戏,别人少吃一口自己才能多吃一口

所以,“君子论迹不论心”,如果一个人不按照“底层”标准生活,就永远不会是底层,除非他自己认命了
00
广屿Ocean
11:09
一年一顶新帽子
110
广屿Ocean
1天前
虽然本人也是鄙视链底层的“直男”之一,但看到这段真的被逗笑:

奶奶说,人越老,越不要睡。睡不着看了一会儿抖音短视频,看了一会儿“桃花朵朵开”。

我问桃花朵朵开,那是什么。娱乐频道一档老年人的相亲节目。奶奶抿嘴一笑。

有个男嘉宾,相中了台上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嘉宾。可是他一上场,就被所有人灭灯了。有一个表白的机会,他说,放弃。

这时,备胎群里有一个举牌“我愿意”的女人,他一看,高高兴兴地说,牵手。

奶奶说完笑起来,男人比小孩还脆弱。他们没什么真正的追求,他们是来世上捡便宜的。
32
广屿Ocean
1天前
想谈谈最近懂车帝出圈,和6名大学生的坠亡

这两天发现朋友圈被懂车帝的汽车“辅助驾驶”测试视频刷屏了 —— 不管是喜欢车的还是对车不感兴趣的都在探讨,包括我这个对车没什么兴趣的人也去特地看完了视频

看完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联想到了在这个月发生的一连串事件,6名大学生选矿厂坠亡,以及更早前的天水幼儿园血铅中毒。它们都发生在7月,其在表象之下也都指向了同一个底层逻辑 —— 是否对普通人的生命有足够敬畏和重视

先说回懂车帝这个视频,极简概括就是视频里的一句原话“野猪在天上飞,PPT在地上吹”,懂车帝在一条真实的15公里高速公路上,用封闭测试的方式复刻真实事故场景

视频第一个让我意外的是,在白天的高速避让测试中,新势力车企的表现几乎集体阵亡,无一幸免都发生了碰撞事故

视频第二个让我意外的是,在夜晚模拟高速大卡车碰撞场景中,表现最出色避免了事故的是两辆最便宜最经济的入门车

用节目中主持人的感慨讲就是,“这种事故的识别也好,预防也好,跟辅助驾驶价格的高低贵贱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而是取决于研发团队,他们对于安全到底重不重视。”(最终排名我附在了文末)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段评论,“谢谢。你们救了很多人。”

写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我会有开头的这个感慨了

在7月发生的6名大学生参观选矿厂坠亡事件,一开始的报道竟然还写的是“溺亡”,往意外上面引导,而我看到财新的专题报道已经使用了“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一选矿厂坠落遇难”

“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学校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

还有更早前的天水幼儿园血铅中毒事件…

你会发现以上全是人祸。都是由于当事人以及背后的运营团队对于安全和普通人生命的漠视,才最终导致了这样接连的事故发生

以及我曾写过,6月份体检被爱康国宾误诊坑了的那次(后来发现爱康国宾有个账号偷偷关注了我微博,但一言不发),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为这些安全责任的失职买单,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沉没的代价

而我们并不知道,在镜头还未曝光出来的地方,这样的漠视还有多少?以及如果相关事件并没有被大众集体关注到,是否能获得足够好的事后处理和赔偿?

懂车帝的测试视频里,反而是最朴素的入门车守住了安全底线。还没有机会长大成为“牛马”贡献“红利”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就要承受来自“社会人”的毒害。而这样的真相,竟然需要大众的一次次转发、追问、较真,才能让当事人获得了匹配苦难的公平…

太累太难了,我们如此勤奋和善良,不应该过着这样的生活
5022
广屿Ocean
2天前
我发现很多人还在犯一个很严重的沟通错误

这篇想讲讲对沟通问题的观察。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因为我每天日更文章,很多是人文社科类的主题,所以每天有机会直接大量的看到很多读者留言

其中有一类留言让我觉得很多人还在犯一个很严重的沟通错误,值得专门总结出来去作为一个提醒,否则一直用这种错误的沟通方式,会让自己很难从良好的沟通氛围中收获有用信息,甚至可能还会让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

这个沟通错误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有一种类型的留言,会让你看了第一眼就完全不想跟他们进行平和且理性的沟通,比如我举几个例子:“扯淡,balabalabala…”、“笑死,你真是balabala…”、“根本不是, balabala…”、“你想多了balabal”、“就你懂,那你balabala…”

你发现这些沟通的共同特点没有?

就是这句话的主人好像完全不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如果放在现实中,就像一个满脸胀的通红的正在生气的人向你走来,开口就是对你一通情绪输出指责

你想想,要是你在街上遇到这么一个人,你还能和对方心平气和地沟通,甚至交换想法吗?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生活里一定要注意的一个表达习惯是 —— 注重话头,不要开口就进行情绪宣泄式的攻击,因为一旦开头你就激起对方下意识的“战斗意识”,那也就很难期待对方和你和平沟通

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多用“同时”、“并且”、“我也有个看法”这种非对抗非否定性的,信息补充式的交流,少用慎用否定和嘲讽句式开头 —— 毕竟没有人喜欢在日常交流里被居高临下地指责

举个例子,之前我在文章中引用了那个著名的“人生意义小故事”:你的本质是一只智人。你今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主线目标只有一个:想办法找一个不会流失热量的栖息地,然后每天搞到2000大卡的热量进账。剩下都是你自己探索的支线

然后有一条留言评论是,“那个小故事你还是曲解了呀,人家的意思很简单,人只有温饱是主线,剩下的都是支线balabala…”

我后来想了想这条留言表达就很可惜,本来这位读者也进行了思考,还认真写了留言,但是起手就用否定开头,马上激起了我的反感,于是我用了攻击性更强的连续反问进行回复

如果将这条留言起手的否定,变为“同时”、“我想补充一下”甚至是“我有个不同看法”,我想都会让交流变得更容易深入下去…

所以,如果你在沟通中用条件反射式的情绪宣泄,就会得到别人的情绪回击,而你经过磨炼的高级大脑,一定能在情绪之上组织更利于沟通的语言😉
71
广屿Ocean
2天前
已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是基本不用手机工作和看长文 —— 用手机工作会让人烦躁,用电脑工作会让人沉浸 —— 白天手机基本只负责碎片时间交流和半娱乐,电脑只负责工作和写作
30
广屿Ocean
2天前
仲未食饭?
50
广屿Ocean
3天前
此APP的slogan设计重大失误(i人听到打电话三个字捏着鼻子加快步伐就跑了
262
广屿Ocean
3天前
男人与女人交谈的秘诀是,闭嘴然后倾听?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兼作家,被誉为“龙虾教授”和的乔丹·彼得森有一场采访,其中他回答主持人的问题,“你对与女人交谈有什么提示吗?”,洞察之深不得不让我想将其翻译整理,分享出来

而且这段问答尤其有趣的是,坐在他对面提出这个问题的,就是他的老婆…

回到主题,主持人问,“你对与女人交谈有什么提示吗?”,彼得森沉默了有将近8秒,伴随着主持人和观众的微笑,然后他颇有玩味地笑着回答:

That easy ,you don't talk to women(停顿),you listen to them(全场欢呼掌)—— 不要对女人说教,你要倾听她们

这听起来有点像玩笑,但作为一位心理治疗师我觉得很真实,尤其对男人来说,了解这一点非常有用

首先,当你的伴侣遇到问题时,她通常并不希望你提供解决方案 —— 即便你有解决方案。也许你会想,那她为什么不想要解决方案呢?就像我和哥们肯定是想解决问题的才会去沟通啊

但真实答案是,她可能当时并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 这不是一个贬低的评判。就像如果有人来找你,把你当作她的治疗师,这时候对问题的诊断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来访者可能会说“我很痛苦,我不快乐,所以我想来找你聊聊…”

这时候你并不确切地知道她们为什么不快乐,你不知道只是因为某个情境引发的,还是生理上不舒服是生病了还是怎样,抑或是她们做错了什么事,还是在想象一些对她们没有帮助的事

你这时候不知道她们为什么痛苦和不开心,而且,他们自己可能有一些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对的

所以你作为一名治疗师的大部分工作就是让人对你倾诉,就像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技术”,让在治疗中让对方说出脑海中出现的任何东西,弗洛伊德注意到,如果让人们这样做,他们会围绕那些让他们情绪困扰的话题,进行一种漫游,有些是现在的,有些是过去的,但最终会凝聚成某种有逻辑的结论 —— 而你在治疗中所做的部分工作,就是让这件事发生

所以,当你和女性交谈时,你所做的很多事就是倾听,你倾听的原因就是为了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其次,事实上,我认为女性的负面情绪平均上高于男性

这有很多原因,比如她们体型较小,因此进行身体对抗时没有那么强的“武装”,因此会有焦虑水平略高的事实,平均而言,对女性来说,世界是一个更危险的地方 —— 这在身体和性方面都是

再比如她们负面情绪水平更高,是因为她们对威胁更敏感,因为她们通常更多与儿童打交道,儿童更脆弱,她们必须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因此,这也意味着女性很擅长察觉男性可能尚未注意到的威胁 —— 另一面来讲,这样敏感的缺点是她们可能会察觉到不存在的威胁,这就是不好的一面 —— 如果你是一个更高敏感度的仪器,就标明你可能会有很多误报

所以她们会因为某些事感到不安,也许她们对那种模糊的感觉有50种想法,但她们不知道确切的到底是什么,而你应该做的就是坐在那,闭嘴,然后倾听,也许问一些问题,但也是为了帮助对方弄清问题

你会发现让人们讲清楚问题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有时候对人们来说甚至可能花费数百小时 —— 但你毕竟会和你妻子在一起相处至少几百小时,如果你不倾听她,你最终就会“被迫”听她的(观众笑)

最后,如果你自认为有她问题的答案,急不可耐地想解决问题,那你不仅剥夺了她们自己找到答案的机会,其次她们也可能不会听你的 —— 因为她们没有付出必要的努力来产生这个答案,也就没有实施的可操作性

如果你让她们在自己的“领地里”漫游,她自己会消除90%的担忧,因为她会阐述这些担忧,然后她会想,哦,这些可能不值得担心 —— 但在她阐述之前,她不知道

所以,男人知道这一点是好事,就是你可以闭嘴倾听,然后奇迹自己就发生了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