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不断向世界提问,别让它对你完全得手
之前查理·芒格老爷子还健在时,看他和巴菲特一起参加的股东大会很有意思。比如期间有一位股东提问说自己早年投资时,因为漏学了很多东西(比如要注重安全边际)导致“遭遇了巨大的失败”
于是他问两位老爷子如何提升“评估好公司价值”的能力,当然,你从两位智者的回答里肯定不只会收获投资的道理…
巴菲特的回答还是经典的“不懂不投”,“关键不是你的能力圈有多大,而是你要清楚它的边界在哪里”,“你并不需要知道90%、80%、甚至50%的事,你只需要懂你投钱进去的那10%的事。它们能持续10年20年赚钱的护城河是什么”
不过让我真正想分享的,是芒格老爷子的回答…
他说,“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投资,你就得不断地学习、思考、适应,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竞争,尤其是投资领域。你必须保证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比早上更智慧一点。那些持续学习的人,几乎不会完全失败。尽管确实有时候运气会不好,但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没有正确态度的人。”
这里巴菲特插话问,“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评估企业价值的?”
芒格回答说,“当我还是个小孩时(when i was a littel boy)”,全场笑。这里他讲了个小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我经常去奥马哈俱乐部,那里有个老人,每天上午十点半到俱乐部,几乎什么都不用做,但却非常富有。这让我非常好奇,于是我问我的父亲他是怎么赚钱的?
父亲对我说,他从事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他收集和处理死马。这是个典型的规避竞争的行业。
所以,如果我只是从小就开始思考,并保持下去,就像我一直自然而然地去观察,什么企业成功了什么失败了,为什么成功和失败,如果你有这种思维方式,你就会从这个世界学到很多东西。
如果你没有这种思维方式,我也帮不了你。”
好,芒格讲了这么多,我还是想用他自己曾讲过的一句话去总结其核心要义就是,“投资艺术,只是人本身通识智慧的一个小分支。”
而怎么获得通识智慧?就是3个要点:
通识智慧的提升=一直保持心态的开放和好奇+不断地向这个世界提问+思考和总结
不要看这个道理好像很简单,你在生活中往往会发现很多人到了中年和一定财富状态,其实心智就闭合就不成长了,他们可能也读书也读很书,但他们摄取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佐证他们自己原有的观点,他们就是无法改变了…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最近看到的小故事,“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是怎样培养学生的通识思维,而不是为了就业或把人作为某个细分行业的工具
他们的院长梅赐琪说,“在这所书院的教育中,我们特别强调课程的通识性,我们认为一个学生不应该被一个专业限定住,因为知识不是限定的。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学到一个专业的同时,能够保持对知识整体性探索勇气和能力。
其次是我们特别强调集中住宿,29个专业的人都住在一起,他们不是按照专业分宿舍的,一个宿舍4个同学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专业。这样你就能和不同专业的人交往时,看到不同专业是用什么方式看待这个世界的。这样你对这个世界的整全性就有更多认知。”
所以,我们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不断向它提问,搞懂它,这样,“这个世界才不会对你完全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