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东北全智贤
96
关注
163
被关注
2
夸夸
在这里 记录最真实的我
赚够100w就赎身
置顶
东北全智贤
4年前
如果天不亮,那就摸黑生活。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那就保持沉默。如果无力发光,那就蜷伏角落。但不要因为习惯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24
2
1
东北全智贤
4天前
在这个男人不配拥有这个权益的时候就给予他们的女人,最终都会过得很差吧我只能说
0
0
0
东北全智贤
9天前
安娜说的没错,自己不幸就会开始关注他人
0
1
0
东北全智贤
15天前
上海冷的好快啊,前两天在屋里穿背心短裤还热的会出汗需要开空调,今天在屋里穿薄长裤和背心还冷的嘞
0
0
0
东北全智贤
16天前
真美女都是很松弛的,哪怕你觉得她胖了她照片不好看她也觉得自己挺好看的(实际上就是上镜胖十斤啊)。真美女在早年的时候颜值已经被认可过无数次了,实际上她不缺这个,所以她也不那么在意别人说她好看不。就像有人攻击长得很高的人说他矮得要命,人家压根无语好么。。只有努力型美女(还是自我价值大部分建立在颜值上的)才在乎这个。以及用相貌来攻击别人的人也会在乎。。
0
0
0
东北全智贤
19天前
小庆一下~
0
0
0
东北全智贤
20天前
哇哦,还有这个小惊喜呢~(虽然我今天不过生日)
1
4
0
东北全智贤
23天前
“本自具足”,相信自己本来就是完整的,心里本来就具备所有的情绪。当我决定“快乐最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时候,选择快乐,你就会一直快乐。要学会悦己
云和钟: 我妈这个电话来的非常突然,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们已经大半年没有联系了。从春节她很高兴地通知我,我哥要回家,问我回不回去,被我婉拒之后,一直到这个十一。 我并非那么不想见到我哥,我只是对我妈、我哥和我在一起时那种紧张而压迫的关系模式有严重的抵触。我妈一方面会因儿女都在身旁而欢喜,另一方面又会下意识地拉拢、讨好我哥,组成她最擅长的小团队,玩她最喜欢的游戏——排挤、打压、批判我。 而我哥,大概已经对我尽到了最大的善意,就是对我妈这种拉帮结派、攻击自己女儿的喜好保持一种沉默的顺从。而我应该感谢他,毕竟他这个向来被母亲偏爱的宠儿,并没有积极配合妈妈的拉拢和怂恿,一起来攻击自己的妹妹。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这样。 以前,我以为这都是因为我不好,不配得到妈妈的爱。因为我: 不如哥哥听话懂事; 不如哥哥学习好、学历高; 不如哥哥有高大上又稳定的职业,而我是个小商人; 不如哥哥当了银行行长给她争光…… 我妈理直气壮地把这些理由甩在我脸上,打消我妄图跟哥哥争宠的念头。于是我开始规避母、子、女同时出现的场合,以及,任何关系只要出现一点三角关系的苗头,我会立刻退出。因为我相信自己不会被选择,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偏爱。 大概在两三年前,我看到了一段话,大意是: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往往会有一个孩子被选中专门承载父母的负面情绪,而其他的孩子则专门用来承载父母的爱和希望。这是一种功能性的选择,而非孩子本身的原因导致。一般母亲会选择女儿来承载负面情绪,儿子承载爱和希望,父亲有可能出于光耀门楣的需求也是如此,但也有可能出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因正好做出相反的选择。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就只能由一个孩子来承载全部。 (可见,偏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功能性选择。被选择也没什么好庆幸的,不过是更符合自恋者的需求。仰人鼻息的弱者才需要偏爱和被选择,自强自立的人自己选择自己,自己爱自己。) 这其中存在一些程度的区别,比如自恋型人格父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父母)和其他类型父母的区别;父母自身能量高低的区别;父母的生活压力、产生负面情绪的频率和强度的区别,父母选择的发泄负面情绪的方式等等。这导致来自同一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地域背景的人也无法达成理解。 以及逐渐认识到,我妈对我的愤恨,其实是对我爸以及她的父亲和兄弟的愤恨;我妈对我的嫉妒,是因为我的出生使她意识到:她的老公不是不会爱人,只是不爱她。这严重地打击了她的自恋,于是我要因此而被惩罚。 而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错。我只是一个无辜的,被莫名其妙拖进这个荒诞家庭的倒霉蛋而已。 这个认知让我心里舒服多了,我不再一味地追求她的认可、接纳和爱了。但与此同时,我对为了求认可而拼命追求财富这件事也失去了兴趣(没有说追求财富不好的意思,只是我的目的不对导致失去了动力)。我开始转向内心的成长,不断地读书学习,刷新自己的认知;不停地寻觅成长的方向,直到最近才找到了灵感:针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自己,与其一块一块地拼凑、修补,不如寻找那个本自具足的自己。 关于人的本自具足,在许多年以前,有人曾经点拨过我,说:“人本来就是完整的,本自具足,不需要疗愈。”只是那时候的我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这个层面的智慧。那时我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两个残缺的圆凑到一起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呢。本自具足是什么情况?如何才能做到?一头雾水。 有一段时间,我对修通和疗愈失去了信心。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到处观察、借鉴那些活的积极乐观、理直气壮的人,然而越是观察,越是发现我和他们的差距之大,可能我拼尽一生的努力,也未必能达到他们起步的地方。 然而这些年里,“本自具足”这四个字,时不时地冒出来在我脑海里浮现一会儿,仿佛在提醒我:你的方向在这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开始逐渐明白了那些以前以为是毒鸡汤的道理,比如:幸福快乐是一种选择。这不是说我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导致我快乐,而是无论在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中我都可以选择快乐。因为快乐本来就在我心中,只是那些糟糕的经历让我觉得我只能选择痛苦。 当我决定“快乐最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时候,也就是选择了内心本来就有的快乐。比如说,当我妈在我哥和其他亲戚面前扮演一个伟大的母亲,同时营造一种“我是白眼狼女儿”的假象,导致我哥和表哥都对我有意见的时候。往常的反应是愤怒、委屈。现在的想法是: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我妈怎么表演不重要,白眼狼不重要、孝道不重要……比起内心的平静祥和,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于是就可以跳过愤怒和委屈,选择平静与快乐。当然这只是我自己摸索的一个小方法,未必符合禅宗的本意。 相信自己本来就是完整的,心里本来就具备所有的情绪,包括幸福、快乐、满足、平和、喜悦……也包括痛苦、悲伤、沮丧、愤怒、委屈……外界的刺激并不是必须只能引发特定的情绪,人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的。选择了快乐,便会快乐常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 我觉得,在这个时段我又重新关注“本自具足”,并且有了一点小小的领悟,大概是我的自我在帮我做好准备,迎接回到故乡将要面对的一切吧。 无论如何,该来的总会来。只要记住,我选择快乐。
0
0
0
东北全智贤
1月前
云和钟: 告别婚姻 每次路过那辆一直停在路边的大切诺基,我都会忍不住瞧上几眼。老王以前开过一辆这款车,他从不让我开,理由是动力太强,我驾驭不了。 我完全不接受他的说辞,一是彼时我已有十年驾龄,二是我也怕死,动力强的车我自然会小心驾驶。然而说过两次说不通之后,我也就不再勉强了。 但他却让其他人开这辆车,包括开车比我还猛的合伙人。我对他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于是这车仿佛也成了我生命中一个未完成的课题,让我对路上的同款车型总会多注意些。 有人可能会说,老王这是在保护我,怕我受伤。然而过度的保护其实是一种抑制,抑制一个人的自主能力,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变得无能、依赖。老王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人,除了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以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总是表现出一副病怏怏的模样,依靠老公和两个儿子活着。 老王习惯跟这种无能而依赖的女人相处,他想把我也塑造成这样的人,好让自己生活在一个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但我做不了这样的人,我对无能的恐惧堪比死亡。于是这里便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有人曾经劝过我,说我们也在一起经历过几次生死,都能对对方不离不弃,这么大的难关都过了,还过不了生活中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吗? 其实不然。 婚姻生活中最消磨关系的,正是这些充斥于每分每秒的鸡毛蒜皮。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大部分人都会在良知、理智和社会教化的驱动下做个好人。而涉及到这些鸡毛蒜皮的时候,少有人会警醒、深思熟虑、在个人利弊与和谐稳定之间权衡之后再做抉择,而通常是在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下,按个人喜好和惯性随意处理。 这种状态下,人们一般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只要自己感受好就行了。然而只要双方之间产生分歧,而又在无觉察的情况下随意处理,那么一方感受好的后果就是另一方感受不好,于是婚姻成了两个人的角斗场,在每一件鸡毛蒜皮上拼个你输我赢,年年月月每时每分,没完没了。 这里面比较好的情况是:这回我让让你,下回你让让我,双方都能间或得到“被爱”、“赢”和“感受好”的体验,调和着苦涩与甘甜,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比较不好的情况就是:双方每一次都针锋相对,不死不休。一方让步了,另一方不会领情,不会回报,而是得寸进尺,要争取整个婚姻生活中的每次都赢、大获全胜。于是一方也不再让步,每一次的分歧都成了不分输赢不收场的争端。 最好的情况是:双方都保持觉察,顾及自己也顾及对方,对生活中的分歧能够本着共赢的原则协商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经营婚姻。然而多数人是将婚姻视为原生家庭一样的“家”。在家里只追求彻底的放松、自由、舒适,或者满足其他内心需求的功能性关系,而不会将婚姻视为一个需要经营维护、修缮保养的合作关系。 有的人会觉得,在婚姻家庭中保持觉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平时上班处理人际关系就已经够累的了,回到家就只想放松。” 或者:“都已经是夫妻了,有必要那么麻烦吗?” 其实,保持觉察不单单是去觉察对方的情绪,更为重要的是觉察自己。觉察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对特定事件的反应,追根溯源去探寻自己内心的情结、信念等等,这是了解自己以及内在成长的必经之路。 当然,有的人活到80多岁了依然不了解自己,内心永远是个孩子。只要自己不纠结,这也没什么不好,反正人这一生怎么都会过完的。痛苦纠结的人才会寻求成长。 一个人如果固着在原生家庭的某个人或某种氛围中,尤其是一个病态的人或由这个病态的人制造出来的病态的氛围,那么对新的婚姻关系来说将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除非这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份固着,了解这种固着对新家庭的伤害,并带着一颗觉察的心,在日常相处中时刻观察自己,提醒自己,防范那些下意识的言行对婚姻中的另一半产生难以名状却会激化矛盾的压力或伤害。 寻找伴侣时,人们习惯于找一个适配自己的类型,当然这很难,于是退一步,找一个大概差不多的人,把他/她改造成适配自己的类型。 比如一个强势的、专断独行的人会把对方改造成缺乏主见,依赖性强又唯唯诺诺的人; 一个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把对方改造成一个讨好型仆人; 一个固着于儿童时期,内心永远是孩子的人会把对方改造成一个妈妈,或者爸爸; 一个控制欲强的人会把对方改造成一个无能的废人。 ……… 当然,类型的划分也并非那么界限分明,有的人可能兼具几种特质,对对方的改造也就更为复杂,经常会让对方难以适从。 改造的手段也是有高有低,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无论成功失败,这种以改造或互相改造为目的的婚姻都是一种病态的,损害人们心理健康的,不利于婚姻和谐与稳定发展的关系。 有的人会觉得:“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接受我的改造,成为一个符合我需求的人。”只能祝愿这部分人早日从人生的幼儿园毕业。 当然,我和老王这20年的婚姻走到散场,并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究其根本,是随着我俩或多或少的成长,之前那些把我们聚到一起的因,消散了。 我基本上放下了拯救原生家庭的执念,开始追求个人的幸福。于是老王这个性格又像我爸又像我妈的人,对我已经失去了原初的吸引力,同时又不具备与我一起创造幸福生活的可能,只能分开。 对于老王而言,他也逐渐认识到,我不会变成他妈妈那样的人,不会给他营造他的原生家庭那样的氛围,甚至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求认可而一味地讨好他的父母。因此,虽然嘴上一次次地说着让我回去,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动力挽回婚姻。 20多年的婚姻,当然也不可能说散就散,风轻云淡。在分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心里时常涌起后悔、不舍、不甘、怨恨、愧疚、担忧等等复杂的情绪。然而又明白,这只是20年的相处导致的惯性,以及我自己内心的桎梏使然。缘分已尽,不可能回头。 那么,就要跟这场在生命中留下深深刻痕的婚姻好好道个别了。道别的方式要求手写,找一张A4纸或者大本子,中间划一道竖线,左边写下这场婚姻所有的负面因素、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或感受,右边写下所有正面因素,以及好的影响和感受。可以慢慢来,想起什么就写下来,三五天,一个月都没关系。 然后,对左边一列的每一条,进行负正转化,从负面影响中看到它的积极因素。比如: 这一条让我了解到我是一个有韧性,百折不挠的人。 那一条提醒我无论别人说什么,都要坚信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一条让我学会了什么叫做一码归一码。 那一条让我下定决心摆脱情感勒索。 这一条让我发自内心地领悟到爱自己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那一条让我终于有勇气,顶着分离焦虑带来的巨大压力,结束了这段婚姻关系。 感谢你们! 对于右边一栏里的每一条,要坦诚地去承认和肯定那些曾经的美好,放心大胆地去回味那些充满爱和快乐的体验,这有助于放下怨恨和悔恨,早日走出婚姻破裂的阴霾,得到内心的平静祥和。这项自我修复的工作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可以重复进行,可以不断地修改完善,直到你不再需要它为止。 这项工作也可以让那个好像已经无力调和个人与现实矛盾的筋疲力尽的自我逐渐变得强大起来,走向通达、宽容、积极、乐观、稳定、坚韧、平和……于是一场失败的婚姻便成了个人成长最好的试炼场。
0
0
0
东北全智贤
1月前
云和钟: 翻了翻自己这几年发的动态,竟然有这么多篇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整理了一个目录,里面有一些自己的观点,未必成熟、也不够全面,只是作为一个结婚20年,现在基本上结束婚姻关系的人,用自己浅薄的看法,澄清一些关于恋爱、婚姻的误解。如果能给未曾经历婚姻或者在婚姻生活中有迷茫的人提供一些参考,那将是这些文字最大的价值。 1、关于婚姻的一些真相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1e50443aeb1750010be18e8?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2、关于亲密关系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1ece74cc09a530010946d65?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3、关于健康的婚姻以及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0277b807e8950010cf3d9f?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4、由恋爱到婚姻——角色的转变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1048a6936eaf0010f195c1?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5、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18f5d5e7dcac001033f492?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6、关于家庭教育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1f81cd83347000106c20cc?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7、关于婚姻、责任、接纳、容许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4a66d37513c20010dca06e?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8、经营婚姻的人最终目的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25b86a4d11b210010342dcc?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9、乏味是婚姻的常态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38f3e30fa624d072dd2f7dc?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10、催婚与恐婚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3ec92aa8a270cd221991702?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11、妈妈和孩子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43b98f5110e25455e9a0cd?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12、告别婚姻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8de9d75910fa6f41c334870?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13、关于结婚久了越来越无法沟通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8e21e0248c807828eb1ca0d?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14、关于“你猜”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8e7d7f71ed9b53c78916219?s=ewoidSI6ICI2MDkyMTU4OWNlMzkzYjAwMTdjN2Y1OTAiCn0=
0
0
0
东北全智贤
1月前
说实话没感觉这logo排列的有什么美感。。真的丑死了。。我想买大牌的装装逼可是我不想买这种丑东西。。。这会让我感觉自己没脑子。。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