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甜甜的小垃圾
110
关注
195
被关注
0
夸夸
好的生活就是好好生活✌🏻
甜甜的小垃圾
11天前
宏观看人生是悲剧,幸福都在细节里👏
0
0
0
甜甜的小垃圾
13天前
。
鸠摩小虾米: 我会时不时收到产后妈妈的私信,问我在陪伴孩子和工作之间,如何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 包括,我也发现很多妈妈都会内疚。 很多职场妈妈,到家就已经很晚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觉得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甚至有的全职妈妈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她们偶尔把时间用在自己身上时,就会不自主地产生一些愧疚的情绪。于是会觉得,"完了,这个时间我没有用在孩子身上,我会愧疚。" 今天我就想说一个很多人都会产生大量误解的一个问题:陪伴孩子这件事。 陪伴孩子,它不是退路啊。 在今天的世界,它是比爱马仕贵得多的奢侈品。 经济下行之后,你会发现一件事,裁员也是有自己的顺序的。 一样的条件情况下,婚育女性,她通常会在男性前面。 那么,虽然大环境不好,越来越多的妈妈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这破工作,不干也罢。” 所以,身后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它的吸力变得很大,让你放弃工作,回到家庭。 而且表现为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叫做:“那就先在家休息一下吧,反正孩子也需要你陪。” 你会发现,它的正当性,一下子被拉高了。 但是,它的正当性,是表面的。 但是,我今天想讲的一个点是,你一定要知道:陪伴孩子根本不是一个职场的退路。 你可以走这条路,这条路本质上没啥不好的,孩子当然是需要陪伴的。如果你能做到24小时陪伴3岁之前的孩子,那当然好啊。 但是,你如果把它当成退路走,就会出错。 “如果实在不行,就去买爱马仕包吧,反正那些包也挺保值的。”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离谱?其实,它的内在逻辑,跟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先在家休息一下吧,反正孩子也需要你陪。” 这句话,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吧。 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其实是心力 先讲个故事吧,我最近在执行一些生活上的健康准则。 具体的准则呢,非常非常简单。 生理层面上,要做到几件事情: 1:喝够2400ml的水(运动补水不算),这是不运动的时候最低饮水量。 2:饮料、蛋糕、小糖水,酒精,只要是任何含糖和含酒精的液体,都不碰。 3: 每周运动5次,每次在30分钟以上,且尽量保持多一点的zone 2区间运动。 如果实在没办法运动,就用一万步代替。 4:11点之前睡觉。(这里的睡觉是指放下手机,躺在床上,不是真的一定要强制进入睡眠状态。) 还有一些精神层面上的执行,这里就先不说了,只说生理层面上的。 现代人想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健康状态,做到以上四点就很棒了。 但是你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人都完全做不到。 第一条饮水量,就有很多人完全做不到。 别说后面的睡眠和运动了。 其实,你会发现,去执行这四条,是不需要什么金钱的。 喝白水、戒糖水、运动、睡觉。 完全不用花钱。 但是,它们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 因为你总觉得生活中会有很多事情,比这四条更重要。 工作、育儿、刷手机,瘫着休息、聚餐、社交、学习,等等等等。 你总会觉得,有很多事情都比以上四条健康准则更重要。 所以,理论层面,它巨简单无比。但是执行层面上非常难。 包括现在很多人会无意识地刷短视频,刷手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真的想看这些视频。 并不是说这些视频真的有那么吸引人,让我们非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刷。 不是的,只是心力被现代生活耗尽了,你需要靠这些东西去修复你的心力。 现代人做不到健康生活,不是真的意志薄弱,而是心力赤字。 而心力从哪里来? 目前我的感觉是,第一,从足够的金钱中;第二,从足够的认知当中。 甚至这两者缺一不可。 第一:赚钱的意义根本不是什么消费不消费的,根本不是让你面对奢侈品的时候变得从容。 而是能让人脱离“生存焦虑”,拥有选择。 这才是金钱的真正意义。 所以足够的金钱,不是让你增加快乐,而是让你减少恐惧。少恐惧,就能回收大量被“焦虑”吞掉的心理能量。 当人不再被生存压力绑架,大脑中与“威胁”相关的区域(杏仁核)会降低活性,而选择本身,就是心力的开始。 而高认知,让你对提高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对规律的掌握,以及对自我的觉察。它是让你在混乱中节约能量、减少内耗的能力。 你可以理解为:如果你的心力是一辆车,那金钱就是燃料,而认知是方向盘。 两样都要充足了,这辆车才可以高效地、满油状态地,开到你想去的地方。 所以说:你需要足够的金钱和认知,以达到很强的心力状态,然后去选择一种看上去非常简单和质朴的健康生活。 为什么今天在讲陪伴孩子,要讲这些呢,因为,你会发现,金钱和认知,这两根支柱一旦缺失,你其实连最基本的自我照顾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去承担“陪伴孩子”这种更高层次的心力消耗。 我想把“陪伴孩子”这件事拆开来看。 它其实分成两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生理层面的陪伴。喂饭、洗澡、哄睡、换尿布、带出门、安抚哭闹。 这些看起来简单,但问题在于:它们的碎片化是极高强度的。 你刚准备喝口水,孩子又饿了;刚坐下五分钟,他又要上厕所;自己刚睡下,他又醒了。 这种碎片化,不仅打断时间,更打断思维。它让人永远没法进入“连续专注”的状态。 而这种“被迫中断”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对心力的持续消耗。 很多妈妈说自己“整天都在陪孩子”,其实是在执行这类生理层面的陪伴任务。满足孩子的“需求管理。 第二个模块,是心理情感层面的陪伴。 这种陪伴,是孩子真正意义上感受到的“被看见”。比如你在他讲话时有回应、他哭闹时你能共情、你能理解他的小世界,而不是只是控制或安抚。 这听上去是温柔的事,但其实需要极强的情绪稳定力与认知容量。 当你一整天都在做琐碎家务、没睡够觉、脑子里全是未完成的事,要再抽出心力去共情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几乎是不可能的。 难度极大。 所以,一旦你没了这个心力,现实当中的很多所谓的陪伴,其实只是你俩共处一个空间,且不得不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 所以,心力,才是巨大巨大的奢侈品,它比爱马仕什么的奢侈成千上万倍。 所以,要想清楚陪伴孩子,对你意味着什么。 它不是一条退路,不是你在外面经历了风雨后、可以依靠的温馨港湾。 它不是托住你的那条线,而是一件需要你有足够心力去撑起的事。 而这份心力,是由金钱与认知共同承托的。 所以妈妈们要记住:如果你的工作让你暂时无法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这件事真的很正常。 因为陪伴孩子是奢侈品,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奢侈品。 当金钱的部分没有解决,认知的部分没有解决,心力的部分也没有解决,你要去实现这种“理想型陪伴”,本来就困难重重。 所以,当我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去工作、去学习、去思考,当我正在解决,金钱、认知、与心力的基础问题的这条路上,这些,是我未来能给孩子更稳定、更有质量的前提。 当然,金钱和认知永远没有上限,但它们起码要有一条下限。 所以,如果你现在的现实条件,还达不到能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状态,请你先停下自责与愧疚。 因为在奢侈品面前,所有人都得先去“赚”那个购买力。而你正在做的: 工作、学习、成长,都是在为这份奢侈品积蓄能量。 它需要被金钱、认知、心力三者共同承托。 没有哪一个,是容易获得的一场退路。
0
0
0
甜甜的小垃圾
16天前
原来才过去了一年半。。。这次和我妈复盘,家里的亏损差不多年底抹平了。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注重投资自己而非其他,迈过一次次坎坷的背后基本全靠心力、精力、念力。此外,相信时间的复利,年轻时候的铺垫,一定会为某些黑暗时刻做好防护垫,止损掉头,让情绪过去,快速出发。这几年让我太多瞬间让我无能为力,但也反向滋养了内心。真好,一切又逐渐回到了正轨。
甜甜的小垃圾: 今天520。也是小满 更应了那句话,人生小满即万全 昨天和妈妈聊到12点,也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做了更彻底的坦白 得承认,去年的一项投资导致家庭现金损失近2百w 在我25+的这几年,开始不断不断的接受现实的经济和亲情考验 我也在复盘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角色 我的影响 我的处理方式到底多大程度地影响了家庭走向 到今天没啥可抱怨的,接受 解决 向前走 人生经历再次+1
3
0
0
甜甜的小垃圾
24天前
新一年对自己有不同的期许:
更从容 更温柔 更爱自己😆😆
6
4
0
甜甜的小垃圾
27天前
春江水暖鸭先知😶
0
0
0
甜甜的小垃圾
1月前
最近到男朋友老家感受感受发现,原来我所在的小县城和江浙沪的小县城并没有太大区别,大概是互联网对江浙沪独生女的渲染太深了,这个滤镜一加很多人心向往之。而实际感受下来,我老家那个一直稳稳发展的小县城,已经不输很多地方了
这好像是一种逐渐破执的过程,在我之前目光所及的范围内,我一直在朝前看、向上看,持续地想要,总觉得还有很多地空间去完善、去超越,然后冷不丁地发现,其实已经站在了很高的起点。生活的意义或许已经不在于追逐,而是体验。
2
0
0
甜甜的小垃圾
1月前
很真实!二十几岁殚精竭虑的规划人生,三十几岁的时候已经不想再这么累了!但仍然有点意思的是,三十几岁的时候很相信自己不用通过努力、劳累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了🤗
洛怀: 和几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妹妹聊天,聊到最后,她们感慨说姐你太自洽了。我说到这个年纪了,不自洽也没法活了。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变,只是看事情的角度变了。以前我只看到别人多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如今我知道多做也就多劳累,有些东西得到了也没有想象中有意义。 最重要的是,我无论如何不愿意过得那么辛苦了。回望二十几岁取得过的成绩,一次次熬夜,竞争,过度紧张,超额付出努力,总是冲在最前面,可也没有真正幸福过,即使得到了很多,还是觉得有东西没有抓住。当然为自己骄傲,可下一秒就是被匮乏感驱赶,要立即再去下一个地方证明自己。哪怕一次次证明过了,也还是不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再进步了,不需要再“得奖”了,因为总在望着更高的地方,那里总有人在俯视你。你不甘愿,不服气,忍着痛苦和愤怒也要继续攀爬,可得到的东西转瞬即逝,那些痛苦却长久地沉淀了下来。 二十几岁喜欢和朋友们说,我们顶峰相见,但如今深刻地知道不存在那座顶峰,每个位置都有每个位置的处境,全看你选择往哪里看。如果你一直仰望,就会一直在低谷,去哪里都要费尽力气。但如果你把目光平视,就会发现有许多条缓慢的坦途,把你带向更宽阔的地图。 二十几岁我总是太想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像地鼠一样到处搜集信息,殚精竭虑地规划人生,然而大部分都事与愿违的脱轨。 三十几岁我已经验证过了没有什么选择是正确的,每一条路都是弯路,怎么做都有可能完蛋。所以更轻松地去做选择,有时候心意就是最好的引导,事情做不成也没关系,人生不会因为任何一件事而真正完蛋。时间越长,你就会越意识到许多事的无关紧要,此刻完蛋也是为了让你休息。 人的“心意”很重要,不要塞太多痛苦,委屈和愤怒给它,要不它会失去灵性和直觉,让你只能通过头脑去“做选择”,觉得自己真的能掌控一切——觉得自己能掌控一切,是最大的幻觉和痛苦。 有人问二十几岁要怎么做,三十多岁才能变好?其实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你保护好身体,健健康康的,人到了这个年纪精神世界自动就会变好,因为该用的招都用过了,“真的没招了”,再逼自己也没用的,还能怎么样呢,就这样吧,你什么都掌控不了。一旦你拥有了这种心态,世界就真的变好了。
1
0
0
甜甜的小垃圾
2月前
Mark这一天
或许是未来黑化的开始
也是喝上浙二的咖啡了。
2
0
0
甜甜的小垃圾
2月前
3
0
0
甜甜的小垃圾
2月前
天。在这家公司开始第5个年头了
怎么还会对工作安排有如此迷茫的状态
2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