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庞舜心Shawn
637关注1k被关注3夸夸
🐶哈希增长Co-Founder
🧗🏻务实 利他 不内耗
✍️创业 投资 生意 增长的碎碎念
🪪 Ex Dev PM@TikTok
📍湾区 温哥华
庞舜心Shawn
9天前
This is the first week after SEC's Project Crypto and we are seeing many founders and funders making moves in the stablecoin space.

Here is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week in the stablecoin space. 18 most important product news in a thread 👇
10
庞舜心Shawn
11天前
创业,职场,生活 都要拒绝“抵达谬误” - 只要到XXX就一切都好了。

心理学中对其定义是 - arrival fallacy: the false belief that reaching a specific goal will bring lasting happiness and contentment.

“高考完就好了”
“找到工作就好了”
“拿到融资就好了”
“现金流打正就好了”
“退出了就好了”

事业和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一个单一节点 - 只要你完成了某件事情一切问题都会被解决。 可以期待下一个阶段,但是也不要忽视此时此刻,真正享受在做的事情,照顾好身体,探索世界,陪伴好你想要陪伴的人...
05
庞舜心Shawn
12天前
最近也在思考自己的消费决策,如何让自己在“买东西”这个事情上面少消耗心力时间同事不要浪费钱,专心做事情,最核心的总结还是 - "贵的东西最大的问题是贵,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其他都是问题"

这句话在生活里适用于至少四分之三的消费决策... 但是首先先排除那不适用的四分之一:产品工艺和材质一致但是品牌溢价过多的产品(比如T恤)、功能简单且一次性或者极其少数需求场景(maybe雨伞?)等...

但是大部分场景下,尤其是在耐用品(durable goods)和生产力工具上,买贵的一般还是会更专业、更可靠、更长寿,日常的体验更好而且在决策的时候不用花大量时间对比且不需要担心损坏或者不满意后再花时间去选购,考虑时间后长期的cost of ownership 甚至更低一些。
12
庞舜心Shawn
13天前
过去20年里所有人的attention span - 注意力可以维持的时间,一直在降低。从12秒钟降低到了8.25秒钟。

一个人的休息状态下平均每分钟呼吸12到20次,也就是3-5秒进行一次呼吸。 这也意味着,除非对方对你所说的事情有很强的兴趣或者很深的利益绑定,如果你在对方2-3次呼吸之内没能抓住注意力,对方就会从你写作的内容和对话中溜走。

所以大量的内容创业者喜欢先在短视频开头或者文章开头放一个hook,可以有效提高完读/完播率,从而被平台奖励获得更多流量。但是我一直很讨厌刻意放hook - 一方面感觉像是click bait,另外一方面感觉泛流量反而没办法让我的碎碎念推给更想交流的人。
00
庞舜心Shawn
14天前
1. 世界的发展是非线性的 - 世界上科技、技术、监管的变化并非是一条直线按照简单的规律推进,而是充满拐点、指数级跳跃以及突然的泡沫破灭的。
2. 大多数的人的思考是线性的 - 大多数人只能用默认方式思考,认为未来像过去一样有同样的规律,甚至他们看到的规律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子集的规律,很难预见到大的变化。
3. 能够用非线性思考的人更容易抓住机会:跳出默认线形思维的局限的人,才更能洞察系统中“非常规”的增长点和机会。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努力成为一个可以非线性思考,能把复杂思考用别人能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能朝着模糊正确的方向高效执行的创业者。
20
庞舜心Shawn
15天前
创业早期大家都在强调 -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 be scrappy and be hands on

但是事情就是越来越多,对于Scale的预期和要求也的确越来越高。创业或者工作就要关注怎么样可以更好利用时间了。依旧去做很多don't scale的事情,但是时间应该分配到做一次只有一次产出,但是产出本身对个人和组织发展最critical的事情上,又或者分配到那些能够沉淀成流程或者系统的事情上,把workflow/Pipeline打通把SOP定义清晰,让团队或者Agent来去做执行,更可以提高一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22
庞舜心Shawn
15天前
重温FinTech行业的经典教科书 - 《The FINTECH Book: The Financial Technology Handbook for Investors, Entrepreneurs and Visionaries》 作者
@Jnbarberis

@SusanneChishti
2015年3月份在LinkedIn上面发帖子,邀请FinTech行业的从业者分享文章共创这一本书。

能够明显感觉到时代感。书中还处在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过度带来的金融创新时代(2015年正是智能手机几年内普及度过半的时间)。文中提到bank transfer和credit card对穷人是多么的不友好,而任何人用比特币可以很容易全球完成几百枚几千枚BTC的转账。

今天做饭的时候听audiobook听到“穷人”和“几百枚比特币”这两个词一起出现甚至不能反应过来,但是才意识到这个已经是十年前写的文章了。

还是那句,我们一直在高估新的技术一年内可以完成什么,但是一直在低谷十年内什么会被改变。
00
庞舜心Shawn
17天前
各个群疯狂传的图片 - 谷歌返回中国。也有很多公众号在传播相关信息。

初步判断:骗人。

原因:
1. 全球用户一致的无缝体验,共享同一套产品体系,不可能做到
2. 谷歌官网对于中国的声明仍然是10年的退出中国公告
3. 参考谷歌其他公告,结尾会有句号,这里没有。
4. 没必要刻意公示办公室门牌号
40
庞舜心Shawn
17天前
pretending to build an incubator/accelerator:
有强制参与的cohort-based课程,时间不灵活且不考虑到不同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方向,内容不如让founder自己去读blog看YouTube

actually building an incubator/accelerator:
需要资源、建议、人脉的时候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快速获得帮助,绝对不走形式主义做浪费时间的事情,特别坦诚沟通,挑破行业遮羞布,给建议特别specific + practical

特别推荐amber.ac, if you are building, just talk to
@YFYkuner
00
庞舜心Shawn
18天前
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新的客户需求,新的增长通道,新的岗位招聘和培训,还有不断出现的合作伙伴、想约项目交流的投资人以及持续学习的行业知识。

就算把吃饭健身的时间挤压到最低,To Do List也永远在变得越来越长。

感觉现在更重要的事情不是更高效管理我的To Do List,而是建立一个Don't Do List。Spend my time and energy on things that actually matter the most...

好奇作为builder的你选择在Don't Do List上面放一些什么内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