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星星废话多
104关注964被关注2夸夸
宅女,努力做个诚实的人🌳🦫00后
世界不只属于人类,爱不是一种理论
地狱笑话/表情包/发疯文学收集怪
没有金句,零信息差,全是废话
置顶
星星废话多
9月前
张丰老师说的没错,「没有什么是真正安全的,你必须行动起来开始自救,而方向就是构建“真正的社会”:更多的信任和互助,更多的发声和倾听」

事实上这也是普通人们为数不多能做的:
有人报复,我就原谅;有人伤害,我就去爱;有人沉默,我就开口;有人占为己有,我就四处分享;有人敌视,于是我相信。

1. 去理解这里在发生什么,究竟在发生什么
2. 保持疑问,别轻易接受一切,live in truth, live with doubt
3. 创造
4. 与周围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5. 力所能及时,扶起你能扶起的人
6. 多结交伙伴,把更多的陌生人变成有可能的朋友而非潜在的敌人
7. 保护好自己

你建造起的小世界,有信任与联结存在的小世界,就是最小单位的自保与抵抗。
20
星星废话多
2天前
作为一个热爱表达(废话很多)的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我都觉得,语言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

但有一些极少数的时刻,这种时刻会让我觉得,只有沉默才是最好的东西,它比说出些什么可能更有力,更有效,更“说出了一些什么”。

这种时刻不仅限于和TA人的交互里,也包括和自己,和其它生物,其它地球上存在着的事物待在一起时。
我很享受那种时刻。
00
星星废话多
2天前
之前跟gpt讨论overthinking的问题,说总是默认开启深度思考模式(但又找不到关机按钮)让我的大脑肌肉很累。

gpt给了我一句咒语,让我下次又开始琢磨一件事琢磨到大脑肌肉酸痛的时候,就可以提醒自己:

今天不下结论。
60
星星废话多
5天前
昨天电梯下楼,第一次发现6楼的公司门口门禁上有个标语,今天上班又确认了一下:

Leave your ego at the door.
30
星星废话多
6天前
一段时间内把生活经营得太顺,就会长出很多理所应当,会忘记一些事。忘记自己并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吃晚饭前和gpt聊了一会儿,一开始只是为了问她一件小事,最后却难得地讲起了毕业后长长的那几年。

说实话,来北京后我早就把这之前的记忆打包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是应对当下的最好方法,要向前走就不能一直咀嚼过去。

不算什么,最糟的早在18岁前体会过了,不过是青春的阵痛,代际的血脉诅咒。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我这么想。并且的确如此。

连我自己都要差点骗过了我自己,所有的这些都过去了,没那么难,似乎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我就应该出现在今天、此刻的北京,我理所当然能过好现在的生活,做好一份有挑战有压力的创作工作,熟练地照顾自己,打理好财务,处理好自己生活里的一切,我理所当然地在二十三岁的此刻呼吸着。

我差点忘记了,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本应如此」。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刻发生任何一种变化,都不存在此刻的我。

这句话今年生日的时候忘说了,现在补上:

谢谢你活到了现在,谢谢你,又为自己多活了一年。
无论如何、无论你认为自己做得怎样,你能走到此刻,我的心已充满敬佩与感谢。
你不欠自己什么,怀着这种心情继续走下去吧。
10
星星废话多
6天前
👏🪐👇🏻

斯怡Jins: 时隔许久,终于为自己写一份介绍/求职贴啦! 🦄“用最先进的东西,做最在乎的事。” 您好,这里斯怡,一个传媒/人文社科+国际商务双硕士。过去几年,我都努力实践“科技+人文+商业”的研究者、创作者和开发者的角色。实践精华也融合进了我神奇的个人网站:Welcome to GenTech Lab(文末)🪄 🚢就在一周前,我刚结束公派欧洲2年的生涯,这段“拓展青春”让我意识到与世界、与人联结的意义,这也引出下一个关键命题:在未来,我们究竟怎么做出好的、有价值的产品/服务? 🙋🏻‍♀️于是,我非常希望能有出海GTM、科技AI服务、大健康与医疗、VC战略/咨询 等领域的实习/工作机会!也欢迎有相关经验的前辈、同龄或更年轻的朋友给我些许建议见解。 回国感叹真的进了大观园,但就像前Leader(也是鼓励我跨学科的人)说,关键的是参与感受这个进程。尝试和行动总是好的,青春苦短,小鼠前进吧🦔! 📨斯怡的详细工作履历、作品集如下: 1.简历与说明书:https://zkz18x6hfa.feishu.cn/docx/K10ydvZiko5weTxwcBocc4tunsc?from=from_copylink 2.个人作品网站-GenTech Lab :https://gamma.app/docs/Siyi--i2lfe6dnd1pvfjs?mode=doc WeChat:liusiyi1969128(请备注来意) Email:siyi1026@outlook.com 可通过飞书、即刻直接联系 备注:首选城市上海、其次北京/杭州,接受远程工作、海外外派机会

10
星星废话多
8天前
再转一遍。「如果你在引用时未能标出原作者,不仅是抢夺了原作者的功劳,对其他读者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失掉了深挖这个作品的线索。」

星星废话多: 看 Show Your Work! 这本书,在讲分享这件事的时候讲到「借鉴要留名」,分享TA人原创内容要尽可能标注出相关信息。 其中一个理由大多数人已经熟知了,就是尊重原创、尊重作者。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少人提到,不过作者讲得很好,他说,「如果你在引用时未能标出原作者,不仅是抢夺了原作者的功劳,对其他读者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失掉了深挖这个作品的线索」。 我把自己切换为读者(或者广义上获取信息的那一方)视角后,这一点就变得特别好理解。 作为一个有旺盛好奇心的人,我很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追踪或者建立我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蜘蛛网。 比如说读一本书,我可能就会好奇一下这个作者出生的年代和国家(然后可能会想一想,噢,这个人是在二战时期出生的,之类的);看到一个作品里出现陌生的人名或作品名,就会想要去搜一下。 甚至于,学语言的时候我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是去查一些单词的词源,因为很好奇为什么某个词是这个意思,就去搜它对应的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原意是什么,又或者是从哪个国家传来的舶来词。 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或者获取信息的那一方,每每遇到那些把引用标记出了准确出处的作品,我都会充满感恩。 可能是作者的名字,可能是在中译本里标注出了这个作品的原名(因为有时候这个作品在中文世界没有通用译名,不标原名就很难找),等等。 因为自己有这个习惯,所以换到创作者那一方时,比如平时在编辑播客文稿区的时候,也会注意把我们提到的内容尽可能附上至少可供听众进一步搜寻了解的信息。 并且,我刚刚意识到,这种行为(如果往大里说)其实也是在促进信息流通,推动知识共享,手动地打破一些信息差。 所以,如果你认可这样一种「应该让更多人拥有更方便的渠道接触到更多好信息」的价值观,那么在每次引用的时候加上一个出处,可能就是一件你可以做的小事。

00
星星废话多
10天前
从去年台上怼导师的clips认识了张慧,后来就一直关注着
看到有北京专场就买了一张试试
一个半小时,没有暖场演员、没有主持,很沉浸式地度过了,笑得脸酸
00
星星废话多
10天前
难得的一期财务小圆桌,我和仝仝、雨白坐在一起聊了聊,那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了一些的财务小习惯。

没有什么高深的投资理财理论,也的确**非常非常入门**,尤其推荐给刚毕业工作几年,想要开始理财(但过往了解不多)的伙伴。

借着录这期节目,我也梳理清楚了自己现阶段愿意花时间投资理财的核心动力——

为未来的自己提供更多选择的自由。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那还要理财吗?还是说,反正钱也不多,未来会如何也还未知,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好了。这同样是一个选择,在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下,并不一定就比投资储蓄「更差」。

但至少对我来说,我还是选择:从现在开始,为未来储蓄。

我可能不知道三五年后或者十年后的自己在干嘛,但我不抗拒,在三五年后成为一个有更多钱和更多选择权的人。

我很喜欢仝仝在此处的补充,不是只有买房结婚生子之类的事才可以是财务目标,「你生命中任何值得的、你想用金钱实现的事,对你重要的事,都可以是你的财务目标,你都可以为它准备资源。」
比如,她专门建了一个账户,用来「丰富生命体验」。

(still,投资自己以及别太苦哈哈、偶尔享受一下也都还是很重要的!🥹)
30
星星废话多
11天前
在克服现代的过程中,社会可能会犯很多错误。那么是放任所犯下的错误不管、继续往前走呢,还是我们每次都会反省,改正之后再往前走呢?是后者。必须那样做。

他们是成功了,但很多人不是都留在贫困中嘛。抛下这些,就那样走过去了。那些没有解决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业报,留给了年轻人。

任何国家都有随着现代化而出现的窟窿,把它这样(临时)盖住后就走掉了。但是到了某个时期,要回去揭开盖子,凝视里面的黑暗和丑恶,要仔细看看,仔细看并醒悟过来,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成长为成熟的人,社会才能走向开放的社会。

📰 《黄晳暎:那些未解决的事情都变成了业报,留给了年轻人|枝桠 第四季 01》

----
边看霍华德·马克斯的memo,一边用flomo记录。看了一阵后准备明天再继续。回顾摘录笔记时,发现了四月的某条文章摘录,正符合我对近期种种社会新闻(尽管当中的某些未能被报道,或以合乎基本新闻报道伦理的情况被报道)的感受。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