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众角度,说说为什么一些闲谈类播客数据不好,很难增长:
1.定位不清楚。
很多人抱的心态是记录生活、督促自己发声,但目标又是希望增长(这个问题我也犯过)。这就是矛盾的。做自己不是指完全做自己,而是在“做自己”和“受众喜欢”之间找到交集进行放大。
确定好一个方向,从取名、定位和选题,都会长期帮助播客聚焦,吸引更精准的人群。我听一期就会订阅的组合是:听的那期内容好➕让我感觉制作用心➕喜欢主播的声音&谈吐➕播客定位和过往主题清晰。
好多闲谈类真的就是闲谈,想到什么聊什么,点进去看过往发布,我无法判断我能从这档播客里期待什么。大多数人也不会通过努力多听几期来确定自己会不会喜欢某档播客。这个事儿,就像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第一面不清不楚,一般就散了。
2.收音差。
好多播客听起来杂音太明显。其实不需要专业设备,手机也能录出来不错的音质,只需要前期稍微注意一下,小红书就有很多指导贴。后期是很难救场的,跟P图一样,能前置的工作就不要后置。
3.剪辑差。
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无关信息太多了就会看不下去,播客也不例外。
“听”看似对信息密度要求不高,但别忘了,播客除了“声音”,没有任何可以吸引人的东西,所以更需要大刀阔斧,砍掉自嗨的、晦涩的、枯燥的内容。
听众都是陌生人,他们和host没有情感链接,互不认识。有时候主播觉得很好的素材,可能是基于熟悉和个人爱好而产生的嗨,但是听众是get不到的。
不是说全部得是“干货”,至少留下的每部分内容,预期要能带给听众某些东西,比如——愉悦、启发、放松……当然,这是一个不断测试的过程,也是所谓“手感”的形成。
4.内容质量。
我发现一些播客host在聊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成熟的观点或清晰的逻辑可以分享,更像是在呈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但是最后又给不出好的思考结论。就很像在围观路人谈话。
反观流量特别好的对谈播客,都是在谈的过程当中,会经常带给你信息爽点的,听的时候会给我“我靠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她说得更好”或者“原来还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大概想到这么多,顺便也贴一下自己的闲谈类播客哈哈,欢迎大家来扔砖头🧱顺便预告一下,6月准备上线一档聊商业故事的播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