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LuFI7
32关注58被关注0夸夸
通过自我教育,
构建一种松弛 哲思 开放 快乐的家庭生活
置顶
LuFI7
2月前
教育补完计划-起点

接近40岁时,对社会运行规则终于有了初步理解和实践,这时遇到了主力教育儿童的机会。

在亲身养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内教育的优缺点明显,作为一个新手父亲尝试通过对自己的教育进行补完计划。

此计划通过自学过往学校教育中并不重视的创新,实践,哲学,佛学,艺术,心理学,来构建一种松弛,哲思,快乐且有意义的家庭生活。

我们国家对于德育和科学的重视程度最高,可以说是儒家文化内的工具理性。

80年代后生人的一代人,被优绩主义和翻身命题所框定,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底色,相信努力相信自我革新,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

这一命题的标准答案在2020年后被打破,但大多数人还是询着旧有的思路和规则继续前行。

甚至很多人将以上习惯渲染的焦虑,趁着短视频的风起挂到了千家万户,可能原本低线城市与农村不被鸡娃覆盖的区域最终还是被波及到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有家庭都不得不面对新的课题和考验,颇为幸运的是我还刚上路,如果此刻我是高考完成且普本的家长,我也束手无策。

儒家文化的长幼有序与工具理性的教育下的学生,面对下行经济,难以找到心仪有成长工作,

但社交媒体里依旧被财富权力的光环和中产生活眩目时,

16年教育练就的技能和被规训的思想与需要破局和创新出现的错配难以疏解,反身以躺平和上岸作为护身符。

对于青年我认同这是一种短时间自我调节的机制,但我也希望能通过一些行动,实践出一些宝贵的经验。
00
LuFI7
26天前
终于找到自己的一个不良嗜好:爱吃碳水!
00
LuFI7
26天前
教育补完计划-哲学(2)

意识到哲学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已经来到24年的秋天,生活中最棘手的事情也过去的差不多了,后面开始更多角度的学习和观察。

哲学是很难定义的一类学科,在古代被称为智慧学,近现代数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神学家都可以被称为哲学家,或许因为哲学就是渗透在所有社会生活中,难以分隔,独立存在的。

而中国的教育里是不涉及哲学,初高中偶尔接触的儒家,道家,格物致知等也被归为语文,社会思想更多是对新时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介绍,青少年遇到很多问题可以被归为心理学,精神学,病态学,但从不会被归为哲学问题。

但稍微思考下就能发现,现在社会各种现象和现代人的种种生存困境,意义困境,都直指哲学困境。

今日绝大多数人的绝大数烦恼,都来自于信息时代对人类生活的改造,我们由被建构的,被定义的成功和幸福指引,过一种无需思考的单向度生活,所有的失落和恐惧也来源于对这种被建构被定义幸福的丢失恐惧本身。

工具理性让现代人效率和财富巨量增长的同时,也失去了其他生活的所有想象力,所以近些年刘擎,严飞,王德峰,项飙等社会学家提出可改良可讨论的一种反思就来的及有必要,但在我看来,量还不够,话题热度与明星八卦不及冰山一角,所以在家庭内部,小范围内应该讲哲学,逻辑学,社会学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00
LuFI7
1月前
我在吃一个,猪肘子

“看上去,它好像都是骨头”,我这顿饭蛋白质不够啊,没吃爽啊,怎么就着它吃我的白水煮青菜和无调料的意面呢?

“一口咬下去,哇都是肉,”啊,这顿饭是不是脂肪超标了,要不要扔掉一些。

“再一口咬下去,又是骨头,”啊,肉是不是有点不够了

哎,人啊
00
LuFI7
2月前
股票又一次火热起来,各种消息和各种人都躁动不安。

其实国内的各行各业各种事,都像自助餐厅,先进去的人想把门锁住,后面的人很难进,进去还要给前面人买单。

很多餐厅(行业)还会在几年内直接关掉,大家都很焦虑不安。

没办法,我们生在这个土地上,只有靠自己找到安稳的心态和生活
00
LuFI7
2月前
教育补完计划-哲学(1)

2023年我同时遭遇生命里几大难题,这一年还没从母亲突然离世的悲伤中走出来,又要面临边居家办公边主要照料2岁儿童的新变化,还有突发父亲年迈生病住院,一个个山一样的碎片砸过来。

北方传统家庭长大的我,从没想象过会是自己,家里的男性来主要负责照料家庭和养育儿童,母职惩罚来到,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女性困境。

加之经济下行,行业整合,失去工作失去社会身份这个噩梦一直如影随形。

最难的时候我找2K一小时的心理咨询师,疯狂的读《金刚经》,佛学,哲学,冥想全都用了一遍。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其他方式来缓解,比如吸烟酗酒,吵架离婚(是的,这是很多人选择的方式),选择离职做全职父亲(这不是最坏的选择)。

最终证明下来,是哲学和佛学真真实实的就了我,因为佛学也接近东方哲学。所以教育补完计划我第一章先讲述我遇到的哲学。

近几年,刘擎,王德峰等哲学教授出现在大众视野,使用最流行的视频平台来发声,授课,给大众解惑。哲学热又重新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上一个哲学热还在上世纪90年代,可以看出来当社会剧烈转折不管转折往上还是往下,都会引发大众对生存意义的迷茫,进而引发哲学热。

在那么多哲学书籍和派系内,我竟然是因为“一席”的一个哲学教授节目而对哲学产生折服感,谢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就“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主题做的分享.

期间结合教授个人经历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福柯的生命政治,与马克思韦伯的工具理性等深入浅出的解释生的生育意愿问题,

我愿称之为近10年我看过最好的主题分享,基本上短短30多分钟就我出现了两年来的主要难题都有理论且真实的解释,为此,我断定哲学能解决我的大部份问题,所以开始了几年的哲学自学。

接下来我会就我学习与思考的哲学问题,做简单的记录,以此为记。
00
LuFI7
2月前
昨晚还是打开从2011年开始看了十五年的《九歌》,每次打开看到的都是不同一面,

也随着自己年龄渐长,阅历渐多,关注点每次都不同。

这次观察到的是20年前,21世纪初欧洲富庶殷实的城市生活已经稳定很久,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还未出现,未对人们的生活侵蚀,整个片子虽然主要是夜景和室内景,但角色透露出的精神舒展,内核稳定,让人艳羡,

和今天绝大多数我们身边人透露出的焦虑和着急远不一样。

今天,东亚儒家文化与城市化迅速展开带来的碰撞,在东亚三国让现代化极速压缩,

社会中各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无处不在的对比碾压,冲突遍地的对立,

可惜中日韩三国都没有特别好的解法。

因为偶然的原因,需要承担起家里儿童教育重任,对这样的现状体会更为敏锐,好像并没有太多好办法,

只能创建一种真实,宽松,自然,哲思的家庭环境,让儿童的内心充盈。
00
LuFI7
2月前
漂亮饭,还好吃!
00
LuFI7
3月前
和小朋友一起用AI开发小游戏
玩得不亦乐乎,让他实实在在的感受了把赛博创造
加上每天大剂量马车世界,理论联系实践
未来应该会对手游祛魅。吧?
00
LuFI7
3月前
早上和家人算了一笔帐,
现在家里的储蓄,以保守的理财利息算,够了一家人最低生活保障

就是第一阶段可以不工作的财务自由,

我觉得我说完之后,太太紧绷的工作心情放松了不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