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补完计划-起点
接近40岁时,对社会运行规则终于有了初步理解和实践,这时遇到了主力教育儿童的机会。
在亲身养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内教育的优缺点明显,作为一个新手父亲尝试通过对自己的教育进行补完计划。
此计划通过自学过往学校教育中并不重视的创新,实践,哲学,佛学,艺术,心理学,来构建一种松弛,哲思,快乐且有意义的家庭生活。
我们国家对于德育和科学的重视程度最高,可以说是儒家文化内的工具理性。
80年代后生人的一代人,被优绩主义和翻身命题所框定,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底色,相信努力相信自我革新,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
这一命题的标准答案在2020年后被打破,但大多数人还是询着旧有的思路和规则继续前行。
甚至很多人将以上习惯渲染的焦虑,趁着短视频的风起挂到了千家万户,可能原本低线城市与农村不被鸡娃覆盖的区域最终还是被波及到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有家庭都不得不面对新的课题和考验,颇为幸运的是我还刚上路,如果此刻我是高考完成且普本的家长,我也束手无策。
儒家文化的长幼有序与工具理性的教育下的学生,面对下行经济,难以找到心仪有成长工作,
但社交媒体里依旧被财富权力的光环和中产生活眩目时,
16年教育练就的技能和被规训的思想与需要破局和创新出现的错配难以疏解,反身以躺平和上岸作为护身符。
对于青年我认同这是一种短时间自我调节的机制,但我也希望能通过一些行动,实践出一些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