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金苗大叔
377关注7k被关注5夸夸
十年职场老炮,前平安,新浪产品经理
定居在深圳,有车有房,混得还算可以
现在在某国企集团做金融流量相关业务
接咨询,合作,资源互换,行业交流
置顶
金苗大叔
14天前
1v1 付费咨询
00
金苗大叔
1天前
听说刘思毅的直播被永久封禁了,创业真难啊
62
金苗大叔
7天前
在职场有一类人叫做老好人,对人毕恭毕敬,态度很好,什么都不懂拒绝,说话也不自信,战战兢兢的,

不巧,好多年我都是这样一个老好人,所以一直都被人压着,被拿捏,没有得到太多的尊重,在团队的话语权都不高,

面对强势一点的领导,基本都会被虐得很痛苦,能躲着躲,所以向上管理做得也很差,

面对同事也一样,根本 battle不过,只能默默承担很多活,锅也领了不少,功劳却没几件。

但这一年我悟了,我体会到原来态度好,讲道理,语气谦卑并不能换来同等的尊重,反而更多的是轻视,好拿捏,不尊重。

所以我学到了一个在职场为人处事的秘诀,就是这件事不管你懂不懂,态度上一定要自信,要让人感觉毋庸置疑,语气要强势,这么一通操作下来会让对方觉得他自己可能说得不对,从而在局面上取得有利地位。

当别人给你安排事的时候,不要傻乎乎地被动接收,而是主动把控,比如把问题反抛给他,这件事的价值是什么,优先级怎么样,我手上有这么多事,凭什么我要干这件事,谁来拍板干哪件,等等,

这么一通问题下来,局势会瞬间扭转,一方面会觉得你不好说话,不好拿捏,一方面会觉得你思考全面,自己思考不周,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不敢再轻易地把事情安排给你。

还有一个我学到的诀窍是,无论说什么东西,语气要坚决,不要支支吾吾,又反复解释,会让人产生对你的不信任感,以及你对这件事情的不自信,

这样会让人觉得有机可趁,抓住你的破绽反复追问,如果回答不上来,就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是虚有其表,后面谈判则很难给自己树立优势的地位。

在职场混的好不好,有时候对事情是不是有真知并不是很重要,而是能不能洞察人性,深谙为人处事的底层逻辑,这才是决定职场天花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430
金苗大叔
12天前
35 岁是职场牛马的风水岭,无论能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过了这个阶段,大概率是走下坡路的事,

我以前还没有很深刻的体会,直到上次经历裁员重新找工作,我才感受到,原来现在的就业环境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投出几百份没有任何回应,有些公司的年龄甚至卡在了 32 岁。

在这个年纪,如果现在还有份工作,无论待得多难受,能苟着还是苟着,出来指不定得去开滴滴送外卖,别指望一定能找到工作,

对我自己来说,能做的就是在还能干的年纪,多存点钱,提前还贷,把房贷降一降,一定不要二娃,争取哪怕底薪也能养活家庭,

这样我的生活就不会陷入被动,真的哪天被干了,我也能心如止水,不至于要死要活的,

我会考虑转型干点别的类型的工作,年龄影响因素较小,能长期积累的工作,最好是学了自己就能单干的,比如销售,跨境电商,商务等等,

总之,在大平台里做中后台这种类型,我未来大概率是不会干了,人家可能也不会要我,留给年轻人去干吧!

另外,自媒体我会一直创作下去,通过内容链接一些资源和人脉,对我未来探索新事业也会有帮助,

同时,这么多年的职场,社会以及生活经验,可能还是能帮到一些年轻人,帮他们少走一些坑,所以也会考虑接一些付费咨询的业务。

总之,就业环境真的很糟糕,每个人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做好未来的规划,不要让生活陷入被动。
2736
金苗大叔
14天前
通用型产品经理,废了!!!

我干了将近 10 年的产品经理,其实有大部分的角色都是“通用型产品经理”,

我充当业务和技术的桥梁,业务接触一线的用户,带来最新鲜的市场认知,

然后我通过咀嚼这些二手信息翻译成原型语言,文档语言给到开发,

他们负责落地实施,我负责跟进上线,业务再收集用户的实际使用反馈,传达给我去负责优化改进,如此往复。

在整个过程中,全程主导方向的角色是业务,他们掌握了最核心的对产品成败起关键作用的信息源,即对用户和市场的认知,

其他所有的角色都必须围着他们转,今天他们说做 A,我就得着急忙慌地做 A,明天他们说理解错了,要做 B,我又开始给产品打补丁加了个 B,

美其名叫我产品经理,实际上就是工具人,产品的话语权其实掌握在业务的手里,产品经理没有任何决策权,相当被动,

做的任何功能都是二手信息投喂出来的,必然没有深刻的理解,很容易就挨怼,被业务怼怎么没按他们的要求做,被开发怼为什么要做这么狗屎的方案,

但也有人说了,不能业务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要理解业务,理解用户真正要的是什么,

狗屁,放屁!

坐在办公室画图的原型仔,整天忙着跟开发 battle 那些细枝末节的产品流程,逻辑,用户长什么样子,市场竞品有什么动向全靠业务过滤式传达,谈什么用户洞察,别自我洗脑了!

而像这样子的产品经理,在市场上之前占据了 90%,我绝对不夸张,这些经验只要干两三年,有基础的逻辑梳理能力,基本谁都能干。

但是这一年我好像破局了,我感受到掌握产品话语权是一种多么爽的感觉,感受到什么都是产品说了算有多刺激,

原因不是我能力变强了,而是我不再关注产品经理那些所谓的知识和技能,没半毛钱用的方法论,

而是开始研究行业,研究业务,直面用户和市场,把自己当成一个业务专家,在外我不再标榜自己是产品经理,而是做某某行业的,

在我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里,我跟业务已经能够平等对话,能在业务层面跟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而不是他们说啥就是啥,

我不仅有业务知识,我还有从业务到落地的贯穿上下游的能力,所以产品怎么做,必须我说了算!

我不会再去问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哪些不需要做,只要我有时间,有余力,那就都干,信息面越广,在职场跟别人对话的主动权越好,

现在身边的同事和领导很难能够产品决策上挑战我的认知,因为每个维度我都能够思考到位,不像以前一样,就盯着产品需求落地这一亩三分地,太被动了。

直到今天,我依然会听到我周边的产品同事在吐槽这不该干,那不该干,把自己活生生干成一个文档工具人,混了那么久,业务依然啥也不懂,

看似活少了,但是实际干活会被动很多,业务和开发会把你拉扯得很难受,也很容易受到身边同事和领导的质疑,整体下来并不能过得很舒服。

总而言之,留给通用型产品经理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或者说,留给纯粹的产品经理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市场更需要的是业务专家,加上基础的产品落地技能就够了。
1010
金苗大叔
14天前
其实我的职场走了很多年的弯路,不然以我的能力和认知,今天应该可以混得很好,积累更多的财富。

我生于潮汕家庭,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一颗想创业的蠢蠢欲动的心,直到进入职场后也不安分,

上班干活都是应付了事,总想回家倒腾自己的事,而且还自命不凡,觉得领导不过也是个打工仔,自己未来可是要当老板的,没必要把他们当回事,所以向上管理做得也很差,

以前看到 30 岁还在苦哈哈当牛马的同事,心里总会有一丝不屑,感觉很没有出息,

但是,麻蛋,我要将近 33 岁了,至今依然还奋战在牛马一线,估计现在就有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坐在角落里嘲笑我呢!

还是要提醒刚毕业的或刚入职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要认清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人的事实,

副业或创业失败是大概率的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当牛马依然是社会积累财富的主流通道,

在年轻的时候,提升职场能力,把职场混好,拿高一点的收入,攒多一点的钱,为 35 岁后开始走下坡路做好准备才是保底的选择,

至于副业或者创业,可以尝试,但不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至少在职场前期能不做就不做,性价比真的不高!
40
金苗大叔
14天前
做了将近 10 年的打工人,我好像一直都没有刻意地经营在职场中接触到的人脉资源,

慢慢地大家都忘了我是谁,很多资源就这么流失了。

近一年我开始意识到,职场没有长期价值,再有能力只要过了 35 岁就是在走下坡路,

作为打工人,我真正能够积累下来的最重要的长期的资产,就是借助公司的平台,给自己的朋友圈添砖加瓦,

把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人脉,比如同事,领导,以及业务上下游的内外部合作伙伴全部加到微信里,打造自己的资源库,

早些年我没有注意这个,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人都不再联系了,太他妈遗憾了!!

其实越早干这件事,积累的资源就越多,这些深度,精准链接的人脉都是未来给自己带来潜在机会的很重要的资产,

比如某人要创业,缺个合伙人,刚好你又擅长,可能就搭上了,

比如你想干个小生意,朋友圈正好有这方面的上游资源,立马就可以合作,

比如某个领导跳槽了,需要找个信任的人搭建团队,可能第一时间想到你,等等,

只要人脉资源足够强大,总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机会来到我们面前。

要逮住各种机会把人拉进朋友圈,接着,脸皮厚一点,保持高频地在朋友圈创作,刷存在感,

告诉大家我在做什么业务,擅长干什么,持续创作思考的干货,偶尔分享下生活展现下个人魅力,

久而久之,大家就一定会记住自己,哪怕短期内没有达成什么有效的合作,但是他们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想到自己,知道朋友圈的某某人在干这件事,可以找他合作。

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薅职场的资源,把他们纳入到自己的私域中,为自己未来搞事业做准备,才不会浪费当牛马的生涯。
- [ ]
02
金苗大叔
1月前
做了这么多年产品经理,开始往业务上游走,我才深刻体会到,纯粹的功能性产品经理是越来越边缘化,只有真正深入业务,成为一个业务专家,才能成为团队核心
63
金苗大叔
2月前
有点想尝试做付费职场或事业发展踩坑相关的咨询,不知道有没有受众,很便宜的那种哈哈
20
金苗大叔
2月前
社恐的我,最近突然有点想找不同的人面即,了解不同人的故事和经历,好像也挺不错的,拓展下自己的知识面,但是好像还挺难踏出这一步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