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上海的小红书粉聊,她也是做运营的,好几年没出来工作,在家带娃,最近出来找工作,想多做一些沟通类的工作,因为这是她的短板,一直以来都是埋头苦干的人。我也想到了以前的自己,内向,腼腆,埋头苦干。在18年之前,虽然在广告公司也给甲方做过提案,在上市公司也给部门领导汇报过方案,同时会议室里面也有几个小同事,但和18年之上台面对百人演讲的状态,和后来去和客户、同行、供应商谈天说地放松自如的状态完全不同。18年之前只要演讲腿肚子拿演讲的稿子手都会抖,这和面对家里人讲话完全不同,因为面对的都是大企业的客户,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损失几十上百万,尽管已经尽量克制了,但还是会发抖。说实话,我是个有演讲恐惧症的人,直到19年去海南创业这一点才完全克服。说起来,我倒是感谢一个现在人设已经崩塌的人,罗振宇。18年在艺星集团的时候,因为筹备期没啥事干,大区总总是让我们几个部门主管没事写写方案然后内部提案,我写提案没啥问题,但是上台演讲又打颤,后来晚上回家躺着无意间刷单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眼神坚定,手势语没有一点多余,语言和神态都有节奏,这正是我所缺乏的能力。然后就每天晚上下班和SEM部门主管都哥在会议室里打开幻灯片开始练习。确实有效果。不过也仅仅是克服了上台演讲的紧张感。至于后来的和客户的油嘴滑舌谈判能力的提升,则要归于后来在海南创业的功劳。当你从舒适区跳出来的时候,一分工资也没有的时候,你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想着要有各种解决困难的能力。怎么和同行聊,怎么打动客户,怎么说服供应商,每天回家睡觉脑子里都是想这些,跑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变成老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