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欢乐马天亮
416关注280被关注0夸夸
游戏PM/互联网幼稚中年
置顶
欢乐马天亮
8月前
管理预期相比兑现承诺的优先级更高。
00
欢乐马天亮
1天前
尊重时间,是说任何该十年做成的事情,就不要总想着要两三年就做成。
尊重经营,是指再好的商业模式,再花哨的概念,到最后都要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具体细节,回到对人、对事、对钱、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迭代上。
00
欢乐马天亮
1天前
楼下园区很喜欢的定食工作餐。
00
欢乐马天亮
2天前
“焦绿”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00
欢乐马天亮
4天前
这周参加线下活动更理解了飞书项目为什么是流程协同平台而不是单纯的项目管理工具?
传统项目管理工具主要面向于研发部门,而在飞书项目的业务使用场景,研发占到40%,剩下还有非研发业务场景,我思考了下这部分业务如果有流程去管理能把跟研发协作的环节打通,流程的可视化,更好让新人也能知道每一步做什么,什么时候交付,而不至于一直在“卷”研发的端到端提效。
00
欢乐马天亮
5天前
错了就排除一个错误答案,对了就验证了正确方向。

80后的小扎奥特曼张一鸣有多快\n\n看到墨问里猩爷的一篇文章,点评 80 后江湖大佬,小扎奥特曼张一鸣。猩爷是墨问的重度热爱者,擅长使用墨问 AI 语音写文章,对未来乐观不了一点,有自己的处世哲学,大部分时候人间清醒,理智冷静。这一篇,有点激情,又有些哲学思考在里面。\n\n80后大佬生下来就懂\n\n他写的是最近 Meta 和 OpenAI 的热点,顶级人才争夺战。Meta 的小扎出手阔绰,挖一个 OpenAI 的核心技术人员,开出了上亿美元的天价,比当年 C 罗转会还要离谱。“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这就是小扎,要快,不怕坏,极速迭代。Meta 的节奏一直很快,“一年顶三年”,用在 Meta 身上毫不夸张。这种高压环境,成就了不少狠角色。\n\nMeta 不光开发产品拼命,收购上也是一把好手,看中目标一击必中。Instagram、WhatsApp,这两笔收购当年被人嘲讽为“天价”,现在是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案例。扎克伯格的风格就是:有钱,敢赌,赌对了就封神。\n\nOpenAI 也很拼。我上一篇文章里写了 OpenAI 员工离职回忆录,公司速度快,压力大。这两公司在文化上和创始人身上都很像。扎克伯格 84 年生,山姆·奥特曼 85 年生,都是 80 后,一路靠快速试错、疯狂迭代,把公司做成了行业标杆。\n\n这里的底层逻辑和生物进化论高度契合。靠不停迭代、积累优势,最终进化出让人惊叹的东西。大模型训练也是一样,靠的就是一次次迭代和数据的堆积。只要方向对,动作够快,期间出错了也不可怕,下一轮还可以再来。\n\n这道理张一鸣也懂。字节跳动的模式和 Meta 异曲同工。数据驱动,理性至上,不看感觉只看结果。抖音、豆包这些产品,都是高频迭代、极致打磨出来的。豆包几乎每一两天就有新版本推送,Cursor 也是一样,更新快得让人无暇喘息。这种节奏,似乎已经成了新一代科技公司的标配。\n\n80 后大佬们,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在丛林法则下生存。相比情怀、审美,他们更注重数据和结果。残酷吗?现实就是这样,只有不断试错、快速进化,才能在这个时代活下来。Meta、OpenAI、字节跳动,都是这样一路杀出来的。\n这种风格我也谈不上喜欢,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是当下最有效的生存法则。未来几年,类似 Meta、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更多创业者会模

00
欢乐马天亮
9天前
沉默不是金,沉默或许是压垮团队沟通桥梁的第一颗稻草?
00
欢乐马天亮
10天前
富足的时代里,稀缺的是专注。
00
欢乐马天亮
12天前
问题不会因藏起来而消失,但会因曝光而得以解决。
00
欢乐马天亮
3月前
圆周旅迹
复制小红书的笔记链接一键生成旅游行程规划这个体验太棒啦。
已经用圆周旅迹完成两次行程规划,非常推荐。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