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攀岩
117关注9k被关注50夸夸
ex jpm, hf, ai
置顶
攀岩
3年前
工作原因,曾在几个金融城市辗转。那时钱来得容易,但生活却很乏味,周围的人过的日子大同小异,吃穿用度都是贵的,花费不菲的爱好、俱乐部、拍卖会、艺术展,是个浓缩的名利场。这样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梦寐以求,对有些人来说却难以忍受,因此他们会离开去干别的,譬如开面馆、放羊、成为职业运动员,干着似乎浪费积累和经验、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

干这些莫名其妙的事的大都是外国人,中国人离开投行更多是去做股权投资或CFO。因此有种说法,真正退休的都是外国人,中国人从来没有退休的。我选择了去读计算机博士,研究人工智能。那时人工智能还不火,是个冷门领域。我心目中的退休,是按自己想要的那样去生活。

后来我离开学术圈,拿了风投的钱,在南海边的一个小镇住下,开始科研和创业。同事们熬不住海边的寂寞,大都选择呆在大城市。我们平时远程协作办公,我偶尔也去大城市出差,会友,探亲。海边人少偏僻,这对我是优点不是缺点。风景很美,有海、山、海龟、海豚。节假日常有游客和团建,但平时海滩一望无际,只有我一个人,只有海浪声和渔船的马达声。那段日子透着清静,我喜欢这份清静。

当然,这样的生活也有代价,清静也会被打破。随着业务展开,我又开始与复杂的人和事打交道,与名利纠缠在一起。生活就是这样,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清楚知道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如果要失去就失去吧,不必蹑手蹑脚地生活。

我非常羡慕有些人,真的可以抛下世俗生活,去过隐居的日子。他们并不是积累大量财富后退休,都是很普通的人。他们有的很年轻,有的年纪很大,但他们的生活平静笃定,鲜活而丰富。我烦躁时,就去看他们的微博,漫无目的的文字,随意的照片,能把心轻轻抚平。

我读大学时,有个教马哲的老师,喜欢骑摩托车来上课,每次听到「突突突突突突」,就知道老师来了。学校要求记考勤,点名时如果无人报到,老师就悲痛地看着我们:这个同学人际关系这么差吗?为什么没人替他报到?

他讲课天马行空,讲到兴奋的地方,一脚踩在讲台隔板上,双手在空中挥舞,像一个军阀在操场上对招募的散兵游勇嘶声力竭地训话。有时话题过于沉重,他会突然离开讲台,安静地走到窗户旁,闷头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几百个学生就在空旷的阶梯教室里默默地等着他。

有一次讲幸福。我们系有个同学提问,说生活得不幸福,六点早起晨练,干扰到室友睡觉,为此常有摩擦,十分烦恼。那天全校停电,窗外天空乌云密布,虽然是白天,却黑压压像晚上一样。阶梯教室虽有大片落地窗,仍内外黑成一片。

黑暗中老师那两只美丽的杏核眼闪闪发亮,他问那个同学:晨练完饿吗?想象一下,你去食堂打包子,张嘴一咬,好大一坨肉,你把嘴扎到肉里,像饥饿的小野兽一样大口大口地咀嚼,黑油油饱满的肉沫一会儿从你左边的嘴角掉出来,一会儿从你右边的嘴角掉出来,这得是多大多好的一个包子啊。这就是幸福。

而我曾经的幸福生活是:

今日晨跑,本计划跑完沙滩,沙滩跑到尽头后,发现有路上山,就上了山路,一路山海叠峦,景色非常棒,跑啊跑,上坡下坡,转来转去,停不下来,结果跑到了另一个小镇。

有天晚上在沙滩散步,碰到一个卖孔明灯的小女孩。我买了一个,只要五元钱。我一直没放,因为节假日沙滩常有人放。除了孔明灯,还有烟花、篝火、团建、烧烤、沙滩演唱会、沙滩T台秀,很热闹,我在旁边溜达,看着人群快乐我也很快乐,感觉自己是个隐士,实际上也是过着隐士般生活,热闹过后沙滩恢复平静,只有海涛声。

今天碰到了奇怪的事情,沙滩上一个刚会走路的婴儿,裹尿不湿那种,从海岸一路飞奔扑向大海,后面几个大人一路追赶,简直就是奇行种,女人带着哭腔喊宝宝停下。婴儿冲进海里,海水迅速漫过尿不湿,它停下来,严肃地望着大海深处,后面大人杀到,男人一把抱起婴儿,骂骂咧咧地做势往海里扔,婴儿表情不变,直视大海。

我现在有了新的梦想之地:

一片山岭之间宁静的草原,那空气中飘着从未闻过的花香,远处是磅礴险峻的雪山,比富士山高得多,高纬度的太阳射出的阳光照在身上无比温暖惬意,我兴奋地跳进河里,冰凉清澈,鱼和虾在双足间穿行。

春天草原开满了花,每一朵花都不一样,凑近去看,就会发现都是红色,但有的是绛红、有的是朱红、有的是猩红、有的是晕红、还有透明的红,你就会惊奇,怎么会有这么多颜色啊。早上去河边散步,空气也像河水一样清澈……呼吸起来特别畅快……水里好多鱼和虾,都不大,但是非常机灵,在哗啦啦的河水和石缝中穿来穿去,绝不轻易让你抓到。

太阳和山间的河水。

除了河流,还有湖泊!

湖面上缓缓地舒展着一个接一个的长浪,像轻风吹过十月的麦田……

湖的周围,要有大片的森林。

有电、有网络、有下水系统就可以。只有网络也可以,电和下水我自己想办法。

可以有邻居,但不要太近。大家出门,隔得老远挥手打招呼,偶尔串门,分享自己做的食物。

不远处有路,可以开车去小镇采购。

交通不要太方便,避免太多游客,避免炒房客和开发商!

附近没有养老院,那可太好了,再也没有广场舞了。

我准备去云南、四川、新疆和内蒙考察这样的地方。

刚开始,家人担心,长期住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社交怎么办?工作怎么办?恋爱怎么办?结婚生子,孩子上学什么办?其实,现在中国基建四通八达,普通偏僻的地方,开车一天内就能到达城市。我住海边,开车去深圳只需三小时。我最开始居住的海边景区离深圳更近,只有一小时车程。我一直远程管理公司,同事也喜欢远程办公,不用每天在路上浪费几个小时,而且没有老板盯着,只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平时随便摸鱼,快乐无边。

对于恋爱结婚生子,我认为找个也喜欢这样生活方式的人就可以了。毕竟不是隔世隐居,只是住得离闹市远些,随时也可以去大城市住几个月,更换心情和状态。国外的很多朋友都是过这样的生活,以前我和一些同事就是在纽约上班,居住在新泽西,每天坐火车上班。

孩子读书也没想象得那么麻烦。外国人有一个很大的海外群体,可以借鉴他们的的做法。他们的孩子大都跟着父母满世界跑,父母去哪个城市,孩子就转到哪个城市读书。如果学校离家太远,就让孩子寄宿学校。孩子聪明,将来自然会考上好大学。孩子不聪明,也不会强求。牺牲十几年的快乐时光,去换一个更好的学历,不一定就是好的选择。即使强求到了,也会很辛苦。

每个人的喜欢的生活可以很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向往的生活也会很不一样。知道有些生活是可能的,有很多人正在过着这样的生活,会让我们的视野和世界更宽广一些。无论是奔跑在山水湖泊树林之间,还是享受大都市的繁华,或者在一个普通的小城市,每天浸入油盐酱醋,顶着一头烟火气,只要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人就会踏实。

总之,我的即刻就是用来记录这些生活。如果你也在寻找宜居梦想之地,欢迎与我交流。这条动态我也会不断更新,将星散的生活聚拢一处,以便回溯。
143180
攀岩
21:22
即刻广场是算法分发吧,算法就是这个结果。想要好一点,应该像早期知乎一样由编辑筛选。
00
攀岩
19:52
王川说:「不那么完美但容易操作的行为模式才能坚持。」类似说法多次看到,其实很多结论都能用「利润 = 收入 成本」这个公式得出。

因为:
完美的利润 = 100 - 80 = 20
易行的利润 = 70 - 30 = 40

所以:
容易执行比完美重要。

数学是一切逻辑判断的精确收束。 ​​​
03
攀岩
19:30
最近意识到,以前的我有很多无意识的好习惯。

无意识,是指并非有意识地为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养成这些习惯。完全无需努力和自律,就会自发、热情、不可遏制地举铁、跑步、打球。运动几乎是渗进血液的本能。

任何时间和空间,只要足够方便,就想做几个俯卧撑,拉几个引体。高兴了,就想举举杠铃,挥挥拳。沮丧了,也想举举杠铃,挥挥拳。无聊了,也想举举杠铃,挥挥拳。没事跳一跳,摸一摸高,空气投篮也是有的。

这些习惯,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为了释放、享受和满足。是一种无意识地追求满足。通常是「形体健美」「肌肉充盈」「充满活力」「充满力量」「精神抖擞」「充满斗志」「无所畏惧」「焕然一新」这些体验和满足。当然,也是一种自我投射和自我塑造。

中华业力自然是低落的初始、根本和主要原因。但这几年的低落,在时间上与好习惯的消失是重合的。被业力缠身,陷入泥潭,精神和身体低落,因此导致好习惯消失。好习惯消失,导致更加低落。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螺旋,像极了泥潭本身。

打破螺旋的关键,就在于刻意、有意识、努力地恢复好习惯。从静止到动起来,需克服的阻力最大。

然而,好习惯一旦重新启动,并努力维持一段时间,就极可能从向下的互为因果螺旋,转变成向上的互为因果螺旋。这是走出泥潭的唯一出路。
00
攀岩
17:45
笔记有两种记录方式。一是堆栈式记录。想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二是结构式记录。想到什么,就去对应分类下记录。你是哪一种?
40
攀岩
17:18
比起看屏幕,一般人更喜欢看纸书,觉得眼睛更舒适。我看屏幕却没有不适的感觉,通常有电子书就不看纸书。买过 kindle oasis 1 (8th gen),觉得不如 ipad 清晰锐利,很快放弃了 kindle。刚才看到即友的文石,好奇会不会比 kindle 更清晰锐利。
90
攀岩
15:50
素食的有些影响,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一是对牙齿损耗更小。素食残留物对牙齿影响更小,大部分素食切割咀嚼对牙的磨损也更小。

二是粪便、尿液、汗液、体味明显降低。

三是身体各部位包括脚底出汗大幅减少(激素水平下降,情绪平静导致)。

坏的影响经常是是硬币的反面,如激素水平低,人就不容易兴奋。

营养不均衡也带来五花八门的问题,这又要看素食者摄入食物的具体组成,以及其他补剂的服用情况。

比如Bryan Johnson Blueprint 饮食是 100% 的纯素(Vegan)饮食。 不摄入任何肉类、禽类、鱼类、蛋类、奶制品或蜂蜜等动物源性食品。

那么,他如何解决纯素饮食可能带来的营养素缺失问题呢?答案是:通过极其精准、系统化和大规模的补剂方案。

他并不是简单地“吃几片复合维生素”,而是将补剂视为和食物同等重要的营养来源,用以精确弥补、优化和增强身体机能。
40
攀岩
15:26
不同人的体验,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相同或常见的体验,有欲望减少、更温和平静。素食者备孕期间一般也建议恢复吃荤,不仅是营养的问题,更多是提高激素水平。运动员一般也是无法素食的,因为爆发力和耐力都依赖激素水平。但也有一些小众或不一致的反应,比如我这次视力下降,比如有人皮肤变好但有人皮肤失去弹性光泽。这都很正常,因为素食只是人体环境的一个输入项,其他众多因子的不同导致整体反应后的表现不同 //@鹿鹿free: 我吃素快4年了,起初很容易饿,饭量也会增加,体重也会随之增加,身体也在适应,慢慢也找到自己适合的吃法。另外吃素后会平静很多,共情能力和感受力会强很多(慢慢觉察到的。还有运动完恢复快,感觉乳酸代谢快了。其实吃素有状态好的也有身体瘦弱的,吃素要比混合饮食费心思,考虑营养搭配、怎么更健康好吃,还要单独补充维生素B12,如果嫌麻烦不注意饮食结构肯定影响身体状况。吃素久了感觉就是自己的一种价值观选择,一种自己生活方式选择,因为怎么吃都有生病的,最终都会衰老、死亡

攀岩: 群里有刚开始吃素的朋友,和我感受相同,短期(几天到几个月)情绪是更稳定甚至平静的

00
攀岩
13:28
好产品 = 钢铁冰冷的理智x对美的自由想象
00
攀岩
2天前
以前吃素,都太痛苦而中断,坚持时间不超过一周。这次吃素,吃满了二十天。如果不是眼睛出问题,会毫无压力地继续下去。昨晚恢复吃荤,并没有以前那种「终于可以吃荤,太幸福了」的感受。因为,这次安排的素食,都非常好吃。我想,多数人难以坚持素食,还是因为素菜比荤菜烹饪难度高,素食更难做得美味,因此在满足口腹之欲上输给了荤菜。其实,比起放弃吃荤,放弃吃碳水(低碳)是更难坚持的事情。但逻辑是一样的,只要把低碳饮食安排得美味,充分满足口腹之欲,那么改变饮食习惯也是轻而易举的。只要顺着欲望,做任何事情都都是容易的。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