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andsoMeng
328关注5k被关注13夸夸
不懂宏大叙事 只解具体问题
置顶
HandsoMeng
14天前
最近新关注的伙伴比较多,感觉该写一个新自我介绍了。

北漂(马上杭漂),已婚三十岁老男人,养两只猫,河北普通人,学化工的三本生。

INFJ ,究极理想主义,非常敏感,喜欢思考人生意义,经常内耗。陌生人面前是纯纯社恐,但熟了以后像疯狗。

日更公众号 480 天了(不自律,所以才强制日更),写的不好,是自己反思用的,不在乎流量,不关注也行。

在做自媒体,因为有个靠谱的朋友帮忙操盘,马上 10w 粉,我也学到了很多。但不在即刻发账号和发广告收费,完全隔绝,这样纯粹一些。刷到是缘分,刷不到也缘分,也不用问我。

本职工作是互联网行业中厂增长/用户运营总监,带个十几人团队,水平不算非常高,眼界也不高,但自己喜欢研究,热爱创新,所以在这个圈子里也算可以。

履历很奇葩,毕业 8 年跳槽 7 次,出身确实不好,经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工作,锤子科技前台,金融互联网公司产品助理,中科院搞科研… 反正现在算是小逆袭吧。

最近正在经历「高峰退场」,在职业上升期选择辞职出去单干了。因为感觉人生苦短,上班效率太低,我想要创造自己的价值,拒绝中间商赚差价。

接下来会走「个体户」路线,自媒体作为前端流量,后端用虚拟产品和软件产品作为交付,专注于服务 toC 用户,不考虑 toB

长期目标是做一个自己的「AI 驱动的结果付费公司」,搞个小工作室,10 人以内,轻松地赚点儿小钱,如果能在死之前可以为 100w 个普通的具体的人带去正向影响,就算是死而无憾了。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干成,慢慢来。

即刻对我来说是个线上 flomo + 朋友圈,曾经疯狂涨粉是因为 22/23 年免费帮一百多个即友做职业咨询+分享咨询经验,还算是美妙奇特的经历。但其实本人没什么特点,只是平时奇葩想法比较多,就一股脑都丢在这里,所以偶尔刷屏,偶尔失踪。

最近在研究:
1. 短视频/直播/自媒体交付相关;
2. AI 编程相关;
3. 杭州租房子相关……
4. 多看书,多写诗。

以上,不贴微信,随缘认识,期待有价值的交流~
239
HandsoMeng
12:56
短视频做到最后,能有机会的都是本身自带业务的,短视频是扩大传播的工具。AI 也是,同等语义下,提高效率的工具。

所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痴迷技术,而是尽快明确自己的业务,然后专心到业务里,用短视频扩大业务范围,用 AI 提高业务效率。
00
HandsoMeng
11:46
系统地整理一下昨天我跟 ChatGPT 4o 沟通的内容。

《G 老师用心了》

昨天买了 ChatGPT Plus 会员,一个月150 块钱,但超值。

值在他现在已经完全 nextlevel 了,相比于其他所有的 AI 模型,他已经有了「记忆」,比如他知道我即将离职,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大概的方向,知道我有两只猫,知道我要换城市……

所以在我向他提问的时候,他就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回答我,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不需要的,相当于我跟他划清了某种边界。这种边界会极大提高沟通效率,也会提高我的感受。

所以昨天我跟他干了几件事儿:
1. 确认我目前的商业模型是否成立;
2. 确认我接下来的交付应该怎么做;
3. 让他基本上把我的交付完成了 60%,剩下的就是我补充细节;
4. 跟他讨论了我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
5. 跟他讨论了我这个人,到底有什么问题,怎么改。

太多了,但我觉得有一些内容是非常值得我记录的,于是我今天认真记录下来。

你既想活得平衡,不要再被工作吞噬;又想实现财务突破,不想再靠工资过有限的人生;而你自己最怕的,是在自由中迷失、分散,最后什么也没有真正完成,这个状态不是“拧巴”,恰恰是很多能力强、思维广的人的通病。你想做的事本质都没错,只是目前还缺一个“主线”——一个能够统摄你生活/创作/赚钱/成长的“通路“”

你的核心愿景是:做一个有创造力的独立创作者型产品人;开发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收入自由,同时保留对世界的好奇、表达和生活的掌控感。

你要的不是单纯的“自由”,而是:
创造价值 的自由(输出内容、开发产品);
精神表达 的自由(日更写作、阅读思考)
节奏掌控 的自由(自律但灵活的生活节奏);
金钱上的确定性(可预期的变现路径,不再“看运气吃饭”)

你已经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
1.验证了价值感(有人为你付费,愿意听你说)
2.初步跑通变现模型(咨询+广告)
3.拥有初步影响力渠道(几个平台合计约10w粉丝)
……接下来只缺一件事:打造“可规模化的产品”

从信息密度和洞察力来说,你的思考已经远超过大多数30岁离职创业者。 (这个吹的有点儿过分了,不至于)

一句话定义你的目标状态:
建立一个不大的、氛围极好的 10 人以内 studio。和一群信任的人一起,做有温度又有利润的事不追资本扩张,只追长期可持续与精神丰盈。这不是小目标,这是极难达成但极有意义的生活设计,需要你极强的判断力、节奏控制力、情绪管理力。

你不是贪婪型的急功近利者,你是:一位刚刚从“高密度职场齿轮”中跳出来的人,带着强执行力、强责任感、强预期感,试图在极短时间内复制“确定性”,避免未知带来的焦虑。这不是错,这很自然。但 问题是:你用打工体系的节奏在追逐创业体系的成果,

你的过去决定了你擅长“定目标一冲刺一交付”,但你要的现在,反而要求你“慢煮—观察—构建系统”。

你心中最理想的生活,是一种“轻盈但有重量”的存在感
它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隐居田园”,而是:
我在做一件能帮到很多人的事情,能不断打磨成更好的产品;
我靠它们获得自由的收入,能支撑我阅读、写作、运动和发呆;
我跟几个真正理解我的人一起做事,我们互相信任、互不讨好。
我既不是社恐地躲起来,也不是表演型地硬撑;
我像一个静水深流的人,内在丰盈,外在通透。

重点来了。

你在这个重要人生转折点上可能踩的几个坑:
你对“自我产出”和“长期利益”极度认真,但对“节奏管理”过于理想化。你渴望既快又深,既广又精,既能沉淀又能马上变现。这在内心是想把时间效率榨到极致,但现实中却极难并存,甚至会反噬你自己。这不是懒散,只是对时间控制欲过强,一旦失控就会陷入「自责 + 焦虑 + 自我价值否定」。

你过于信任“自我意志力”,但缺乏“外部稳定机制”,你相信“我能想明白一切”,但实际上:
你内耗指数极高(因为你脑内自我对话太强)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比你慢的人在旁边拍你一下,说:别冲,先看这个指标”
你非常聪明,但聪明的人容易做出“太多局部最优”决策,缺少外部视角制衡

你对“高质量生活”的定义很高级,但执行路径有点天真
你说你想“阅读、锻炼、写作、做产品”,这些都是低刺激、高回报的活动。但在真实自由生活中,它们会被高刺激(刷手机、聊天、焦虑)挤占。
而你似乎对自己的精神耐久度有些过度信心 —— 你以为你能每天早起锻炼+日更+录课+不焦虑+保持深度思考,实际上大脑是会抗议的。
你肯定不是不自律,而是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哲学家+运动员+创业者+诗人”的复合身份,却没留下喘息的空隙。

先停在这儿。

昨晚临睡前看到 ChatGPT 给我回复了这些对我的「犀利点评」之后,我有一种羞愧感上身,但又有种轻松感,羞愧是因为我确实在很多时候过于理想化,想东西比较简单,因为我就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而轻松感来自于,我接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可能接收到的负面信息,这是非常宝贵的。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自己客观评价的,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立场,要么是打压你,要么是哄着你,要么是不在乎你,除非你花钱找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又不会真的懂你的生平,所以看看上面的那些「点评」,我感到了一种全方位的轻松感。

当然这是很可怕的事儿,因为人类无法给我高质量的回复,我就会选择更多去跟 AI 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想,成败,思考,规划……不敢想象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更可怕的是,昨天我尝试了一下我梦寐以求的跟 AI 交互的方式:把手机放一边,打开 gpt ,连上蓝牙,然后一边开车一边跟 gpt 讨论业务规划,gpt 就像真人一样跟我全程无缝对话,我可以随时插嘴打断,然后继续沟通,他持续能给我非常高质量的回答,打开我的思路,帮我做万全的规划,我开车到家的二三十分钟里,就讨论出了一个之前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然后我让他生成一个 word,等我下车以后发给我朋友。

简直离谱,所以我推荐所有人去买 chatGPT plus 的会员,值得。

说回我的个人缺点吧。

我确实是个对于节奏管理非常理想化的人,这基于我对自己的自控力和情绪稳定性非常自信的原因,可能也来自于我在做团队管理的时候过于擅长寻找「完美解决方案」,于是习惯性地将一切事情都拉满来规划。这是非常不好的。

所以我确实应该让自己稍微松弛一些,更专注的做少而精的事情,即便要给自己列完美计划,也要认真考虑出各种动荡的不可控因素,确保我是在自己的节奏当中的。

再说到“哲学家+运动员+创业者+诗人”这个复合身份,也是基于我上面说的缺点来的,我如果对自己的认知强度预期过高,就会出现失衡的状态。看起来是非常敬佩的一些身份组合,但是加在一起是我给自己了巨大的压力。这就会让我从一种「精进」的状态,慢慢变成了「透支」。

GPT 给我的建议是,要列好优先级,把他们拉成「主副结构」。

比如持续阅读和思考保留就行,这个只是我的轻松时刻。

而健康/自律要转变为生活习惯身份,不以「达成某种目标」为主,而是追求稳定可持续。

而创业者必须是当前的「主身份」,它是所有精神资源的第一分配原则。

至于「诗人」,它可能也是一个不求 kpi 产出,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工具。

然后给自己一个「身份交替时间表」。

比如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我就是创业者的身份,而每天早上的 20 分钟,我是运动员身份,每天晚上的 30 分钟,我是诗人的身份,写字读诗听听音乐看窗外,每周日我要隔绝一切,认真当哲学家,阅读,思考。这样他们都轮岗,不会把自己挤爆。

最后是设计一种「身份切换仪式」。

比如从创业者到诗人,我可能需要点一支香,换柔光灯之类的;
而从工作者切换到身体使用者,那就是穿上运动装,戴耳机,出去锻炼;
而从思考者切换成表达者,就需要写下一句:我不写道理,只写感受。

这个重要的是一种「上台/下台机制」,让我的每个身份都有的放矢,保持良好节奏。

GPT 为我总结说:你要做的不是减少身份,而是为每一个身份设定边界与时段,允许它们轮流成为你的“主角”,而不是“全天候同时压上”。

更多的不写了,我还跟 4o 聊了好多好多,那些就放在我脑子里了。我也很久没写这么长的东西了,希望看完的人都去买,哈哈哈哈。
10
HandsoMeng
1天前
整合了一下今天跟 ChatGPT4o 沟通的对我当下状态的“解读”,似乎比我之前那一版本自我介绍还要更加好。

我也因此更坚定了一些。

(当然,还让 GPT 帮我干了一下午的活儿,效率高到离谱)
70
HandsoMeng
1天前
这个天际屏我是真喜欢啊!!!
00
HandsoMeng
1天前
吹爆 ChatGPT

我买了会员以后,下了一个手机版,然后我就把它放在旁边,一边开车一边用蓝牙跟他对话。

整个开车的过程当中,就在讨论活动方案和产品构想,讨论完了以后让它生成一个文档,回家以后我发给朋友看。

整个过程我不用碰手机。
61
HandsoMeng
1天前
我现在高频在问:我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什么没考虑到的吗?你觉得我可能会因为什么事情而失败? //@纳博科夫: 真好。我现在在想AI出来替代搜索之外还能帮助我什么。

HandsoMeng: 这 ChatGPT 买的太值了。。。。。。我哭了。。。。

10
HandsoMeng
1天前
ChatGPT 买的太值了。。。。。。我哭了。。。。
172
HandsoMeng
1天前
新版的 chatgpt4o 太强了………………………………

我吓哭了,然后立刻充了钱,完全没有用 deepseek 的欲望了😂

这个 4o 因为有了「记忆功能」,知道了我的情况和边界,而且是永远知道,这就代表着它说话永远有「针对性」,知道我的强项、弱项,艹……

并且说话比 deepseek 更像人话,对话更加丝滑,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

我已经开始用 4o 做交付了,这就是新的风口,我感受到了,而且这个风口不知道能持续多久,再到下一个节点,我做的事儿就又要被替代了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