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MapleOOO
197关注723被关注1夸夸
一个在光明的迷途中寻找出路的胖子。
MapleOOO
2年前
参与《星星点灯》篡改歌词、编曲、演唱的所有人,你们的心比那片肮脏的天空还脏。
00
MapleOOO
3年前
翻到一张工作类的壁纸🌚
01
MapleOOO
3年前
中国游戏死亡进度+1%
00
MapleOOO
3年前
最近沉迷《缺氧》,清晨醒来上厕所后,看着马桶第一反应不是按冲水,而是想「这里要引条水管做污水回收」🚽
00
MapleOOO
3年前
看到好几个仿国外同类产品的,都用「更懂中国用户」作为宣传点,有的还说得仿佛完成了某种历史使命🙄️

龙爪槐守望者: 摹客DT —— 又来一个国产在线协作 UI 设计工具 https://www.mockplus.cn/dt

00
MapleOOO
3年前
闹市,人,猫
00
MapleOOO
3年前
一早来牙科诊所,结果诊所全体员工去团建了🙃🦷
00
MapleOOO
3年前
#纸质书为什么无可替代 就目前来说,纸质书依然会存在很久。不过,我觉得迟早还是会被替代,或者说数量等级会变成「稀有」。
手与纸之间的摩擦感,我认为更倾向于是一种属于具体个人的仪式感,或者说让自己进入专注模式的触发点,但这无法形成普适性,有些人反倒可能觉得翻阅纸张这个动作费劲呢。其实我觉得捧个竹简读春秋的仪式感更强。[呆无辜]
拉长远一点看,人类文字或者说信息的载体,经历了上古的壁画、结绳、甲骨文、石刻、动物皮、竹简、木牍、纸张,到现在的电子化,一直随着便捷和简易程度在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内总会有两种或多种载体同时存在,更方便使用(或存储)的那种逐渐成为主流。
单说中国,简牍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是主流,公元前2世纪出现「灞桥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良,直到到公元4世纪左右,纸抄本才完全取代简牍。几百年的时间,纸张才开始成为信息载体的主流,并延续至今。
但是,这个主流依然是通过不断改进才做到普及的。从纸张到纸质书,从少数人买得起的纸质书,到广大寒门学子买得起的纸质书,依然是个长远的过程。
唐朝(公元7世纪)出现雕版印刷术,刺激了造纸的发展,纸张种类不断增加,纸质书也随之发展。宋朝造纸原料范围扩大,继续增加种类。纸张和纸质书,从只有权力贵族阶级才用得起的奢侈品,逐渐变成平民百姓也能购买的寻常物。
纸质书何时普及到大众可购买的程度,我还没有具体了解,但是从上述纸的发展看,已有千年。
现代电子化的信息载体,如果从穿孔磁带开始算,是18世纪末,但从这里开始,后续的产品:磁带、磁盘、光盘等,都无法取代纸质书,因为它们必须通过一个不宜移动的、笨重的、昂贵的设备才能展示内容,犹如纸质书的初期,只有少数人可拥有,直到便携设备的出现,摩尔定律加持,逐渐发展到智能手机,尤其是使用大尺寸多点触控屏取代实体键盘的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电子书才「飞入寻常百姓家」,拿到与纸质书竞争的入场券,开始具有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若是从大尺寸多点触控屏智能手机普及开始算起,电子书与纸质书的主流之争才几年而已,既谈不上电子书完全取代,也谈不上纸质书无可替代。
我认为纸质书终会像简牍那样,从主流变成非主流,但必然存在一段很长的电子书与纸质书共存时期。因为这其实是纸质载体和电子载体之争,想要彻底取代纸质书,必须先在绝大多数领域取代纸质化,实现电子化。
目前在许多领域,纸质载体依然是主要的信息展示形式,电子载体想取而代之,光是设备成本就不少,还有展示效果、操作难度、购买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看待两者之争,多考虑下历史的进程(划掉)……多维度的互相影响。
至于手与纸的摩擦感等纸质书才有的使用体验,如果未来科技发展,能让电子书设备拟真实现出来,那个时候,你是否还会坚持纸质书呢?
(注:以上内容中的数据、历史信息,来自维基百科、Google学术等的检索结果,由于是在手机上即兴码字,不方便贴引用链接,有需要查阅原文的可自行搜索或等我后续补充链接。)
00
MapleOOO
3年前
学术严谨,时至今日再看,求生欲也是拉满。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