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illsomec
17关注6被关注0夸夸
Robotic cantonese, unfettered mindset.
木中粤人,无束粤思。
🎬📚✍️🏼🍺🏃,一名编导。
置顶
Hillsomec
6月前
错过了这个平台最热闹的时代,想着还是留下一点痕迹吧,以便有人想找到我:

- 我的 Newsletter: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在 Quaily 更新。主题就是我对生活的感悟、观察。
quaily.com

- 我的小红书:Hillsomec,主要更新 Newsletter 图文版以及我平时扫街的照片。
www.xiaohongshu.com
00
Hillsomec
22天前
《观察的艺术》中寻宝游戏一章说到「这是我第一次将有意识关注的练习发展成一种痴迷。我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找到特定的对象和反复出现的特征。诀窍就是选择一些无处不在的东西。」对于我来说,这种对象就是椅子。

最近两年,我拍了不少广州各式各样的椅子。我认为一张椅子映射着一座城市的面相,有的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使用者感觉舒服,有的则是使用者为了适应生活而改造,有的已经脱离了它所处的使用场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有的还是十年如一日地提供服务。

这次选出一部分和你分享,更是这两年我训练观察的一次小汇报:

1️⃣粥粉面饭店门口的圆桌和红色省凳,经典组合
2️⃣下渡路大排档垒起来的省凳
3️⃣纸行路老宿舍楼下一排信箱前的两张单人扶手椅,平时应该用于老街坊聊天
4️⃣长塘街小卖部改造的藤椅
5️⃣一间开在社区的木家具加工店铺门前4张按照高矮排列的椅子
6️⃣花城广场的长木凳
7️⃣老独栋私房门前用来晾衣服和晒陈皮的椅子
8️⃣等待搬家公司搬走的彩色连椅
9️⃣装修公司门外一张通风好颜色明亮的铁椅
40
Hillsomec
22天前
Gemini终于内置在Chrome里了,我之前一直都是开一个豆包,然后再在豆包里新建一个Gemini和Perplexity的标签页(毕竟豆包自身也是一个浏览器,所以这也算是一种邪修用法吧;-))。现在终于可以让Gemini直接在老家总结YouTube视频了。
20
Hillsomec
28天前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有些事情过于重要,所以不能认真对待。艺术就是这种事情。你可以把目标定得低些,特别是在开始时,去自由地玩、探索和测试,不用担心结果」。

孟岩: 《无人知晓》最新的一期节目,是我和阿娇 的一场聊天。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聊天,甚至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期节目。 《无人知晓》过去的 39 期节目里,有两期都在小宇宙平台超过了百万播放,分别是《让万物穿过自己》和《鱼不存在》。 两者之间,我可能更喜欢《让万物穿过自己》。录制那期节目时,我才当了半年主播,技法粗糙,但心更开放。许多来不及打磨的真实,都被真实地刻进了节目。 而录《鱼不存在》时,我的「制作技巧」更加娴熟。像一个导演:第一幕如何打光、怎样讲述故事、最后如何收尾 … 那期播客的脚本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半年。不夸张地说,录之前,我就大概知道了结果。 但《鱼不存在》严丝合缝、没有意外。 她是一期好作品,却少了我在《让万物穿过自己》里经历过的、娜塔莉·哥德堡口中属于创作者的那个伟大时刻——那句:「算了」。 如同人有很多面向一样,播客也有很多面向。 它可以是 PR 的工具、可以是故事的载体、可以是精彩的访谈……但对我来说,最迷人的那一面,是它能记录某些真实、珍贵的瞬间——比如那句「算了」。 我并不懂如何定义一期播客的「好」,也不懂如何丈量所谓「内容深度」和「知识密度」。 我只是由衷喜欢那些不被预设的东西:迟疑、呼吸、沉默——以及在这些幽微的缝隙里流过的生命感。 所以,和以往一样,在这期节目里,我保留了当天所有的留白、间隙和停顿。这不是粗糙,也不是炫技,只是因为——那一刻是真实而宝贵的。 那一刻是否足够「好」,需要很多因缘;它既不由我控制,也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但在节目的最后一刻,阿娇说的那段话,不夸张地说,可能是我听过的播客里最真实和动人的(也感谢我自己选了很好的配乐)。 我觉得,特别美好。 仿佛又听到了那句:「算了」。 另外,我想把 1 小时 20 分左右的那个时间点记录下来: 1)阿娇中途起身离开,说去接个电话。后来我才知道,她实在难受,去吐了; 2)也就在她离开的那几分钟,我拿起手机,看到伙伴在飞书里发来刚取到的许可证(牌照)照片; 3)她回来,我问她要不要紧,然后把照片给她看。她说:真好,祝贺你。

00
Hillsomec
29天前
别的城市我不了解,但是广州的人行道的使用权混乱问题真是越来越严重。

首先,很多人行道在设计之初本就比较窄,不少老城区的人行道宽度甚至只够容纳两人并排走,这还没算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可能会被一棵野蛮生长的大榕树、直接立在人行道上的路灯以及街铺「圈地为王」的杂物占掉。

在这种老生常谈的大前提下,现在你还要和一种像沟渠里数之不尽的小龙虾一样的新物种 —— 电瓶车去争夺本就被侵占得所剩无几的人行道使用权。

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过在人行道上行走时,突然被背后一声高音喇叭吓一跳的经历。扭过头去一看,可能是送外卖的骑手、送快递的快递员、甚至可能都不是,只是一个普通的骑着电瓶车的人。但他们都共用同一张脸:我很赶时间,你借开。

这是一种很搞笑的逻辑,如果两者都为行人,在后面的人赶时间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法。你可以说「不好意思借过一下」,或者评判自己的身法后见缝插针地超过。但是到了电瓶车,大家好像就理所当然地将这一行为外包给了高音喇叭。

甚至可以回到城市道路规划「重车轻人」的资源配置争议上。以前这种讨论只停留在马路上,现在因为非机动车(以电瓶车为主)在广州的快速增加,已经肆意拓展到人行道上。

其实这一切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体检报告,它无关「最美XX」、无关GDP、也无关「激情XXX,活力XXX」,只是一次次无声的失望。
60
Hillsomec
1月前
在这个时代能锻炼出对新物件新产品在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真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天赋啊。
01
Hillsomec
1月前
Hillsomec
1月前
周末和家人爬了山,这是一家人在广州爬得第10座山。
00
Hillsomec
2月前
「请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李如一很久以前就说过了。
00
Hillsomec
2月前
早上试了一下Obsidian的Base功能,的确是不错,只是我用Obsidian基本都是用来写Newsletter,数据库都在Notion那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