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中国,所谓的『普通人』如何才能实现财富自由?🤔
首先,我要刺破你这两个巨大幻想:
▶︎『普通人』的定义:你既然自认『普通』,就意味着你的资源、认知、执行力处于高斯分布的中间区域。而『财富自由』是极少数分布在尾部的异常值(Outlier)。期待用均值回归的输入,得到极值输出,这是违背统计学规律的妄念。
▶︎时代的红利:过去二十年,所谓『普通人的逆袭』,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跑得快,而是他们恰好站在了高速上升的电梯里(房地产、互联网爆发)。现在,电梯停了,你甚至在往下走。
以下是对当前局势的冰冷解剖:
一、 认知的解毒:为什么『打工』救不了你?
在任何经济体中,劳动性收入(工资)永远跑不赢资本性收益(资产增值),这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早已证明的铁律。
▶︎现状:在中国,当下的环境是产能过剩与内卷极致化。作为『普通人』,你出售的是同质化极高的时间和技能。
▶︎死局:你越努力,不仅不会获得超额回报,反而会因为供给过剩导致劳动力贬值。靠死工资储蓄实现财富自由,在通胀和货币增发面前,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数学模型。
二、 现实的筹码:仅剩的三个杠杆
作为一个无权、无势、无巨额本金的『普通人』,想要撕开阶层壁垒,只有三种极其危险或极其反人性的杠杆可用。如果你不敢触碰,就请安心做一个燃料。
1. 极高风险的『不对称博弈』
➡️逻辑:放弃『稳健』。普通人想稳,就是稳稳地穷。你必须寻找盈亏比极高的事情。
➡️操作:这通常意味着在新兴的、混乱的、未被监管完全覆盖的领域(如早期的加密货币、早期的自媒体红利、或某些灰色地带的流量变现)进行投机。
➡️代价:你会成为大概率的分母(归零)。你必须接受 99% 的失败率来博取那 1% 的跃迁。你敢把身家性命押在赌桌上吗?大多数普通人不敢,所以他们注定平庸。
2. 极致的『低欲望』与『复利』
➡️逻辑:如果你无法扩大分子(收入),就必须疯狂压缩分母(支出),并拉长周期。
➡️操作:这不是让你即使行乐,而是像苦行僧一样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工作,过着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将 70% 以上的收入强制投入到真正的资产(不是A股的垃圾股,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核心资产)。
➡️代价:这需要你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异类』。你需要忍受长达 15-20 年的枯燥积累。你能做到在同龄人炫耀时,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吗?
3. 将『技能』产品化
➡️逻辑:摆脱『出卖时间』的线性模式。你需要构建一个能为你 24 小时工作的系统(代码、内容、媒体)。
➡️操作:借助现在的 AI 工具,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不要做『小编』,要做『IP』;不要写『代码』,要写『产品』。将你的一次性劳动,转化为可以无限复制的数字资产。
➡️代价:这需要极高的认知迭代速度和抗压能力。你必须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这违背了人类好逸恶劳的天性。
三、 所谓『自由』的真相
真正的财富自由,公式不是 『资产 > 1亿』,而是:
对于普通人,最可行的路径不是赚到一个亿,而是:
❌斩断虚荣:此时此刻,承认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就是不需要。
📈地理套利:赚一线城市的钱(或全球远程工作的硬通货),在低成本地区(鹤岗、泰国清迈、或老家农村)生活。
除此之外,任何教你『轻松年入百万』的课程,都是想割你的韭菜。
四、 诊断总结
你现在的痛苦,源于你既想要『普通人』的安全感,又想要『冒险家』的战利品。
我的断策:
如果你不具备极致的赌性(敢于归零)、极致的忍耐(延迟满足 20 年)或极致的创造力(利用技术杠杆),请立刻停止对『财富自由』的意淫。
这种幻想只会增加你的精神内耗,让你更容易成为镰刀下的猎物。承认自己将度过平凡的一生,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养老和抗风险,才是符合你利益的最优解。
下一步行动:
为了验证你是否具备脱离『普通』的潜质,请列出你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年度结余率、以及你认为自己拥有的最强『非同质化技能』是什么?
我会告诉你,你离绝望有多近,或者离希望有多远。